王榮昌見範無病摸著太陽穴在沉思,就對他說道,“我估計一時半會兒的,臺積電的大陸投資議案也難以透過,怎麼也是在半年之後的事情了。如果你要能夠在大陸這邊兒使點兒勁兒的話,再拖個一年半載的也沒有什麼問題。有這一年多的時間,足夠我們進行必要的調整了,到時候臺積電建廠到投產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我就不信有這個時間緩衝,我們就會鬥不過他們?”
範無病揉了揉太陽穴之後,認真地思索了一番,覺得王榮昌的這個分析只能說是一種比較理想化的結果,換句話說就是太過於一廂情願了。
且不說臺當局是否會在這個問題上拖上半年時間,就說是大陸這邊兒。對於臺商投資絕對不會是等閒視之,即便是他可以從上層動手施加一定的影響力,但是如果真的這麼做的話,勢必會給臺當局製造一些攻擊大陸的口實,這是範無病所不願意看到的。
因此範無病可以確定,只要臺積電有這個建廠的意向,而臺當局又順利透過的話,一年之後,臺積電在大陸的晶圓廠就一定可以建成並投產。
如此一來,範氏投資集團旗下的晶片工廠,可是面臨著相當大的壓力啊!
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晶圓廠狼煙四起
晶圓是製造IC的基本原料。在晶片製造技術中的意義重大。
晶圓是指矽半導體積體電路製作所用的矽晶片,由於其形狀為圓形,故稱為晶圓;在矽晶片上可加工製作成各種電路元件結構,而成為有特定電性功能的IC產品。
晶圓的原始材料是矽,而地殼表面有用之不竭的二氧化矽,矽是由富含二氧化矽的沙子所精練出來的。富含二氧化矽的沙子經由電弧爐提煉,鹽酸氯化,並經蒸餾後,製成了高純度的多晶矽,其純度高達十一個九。
晶圓製造廠再將此多晶矽融解,再於融液內摻入一小粒的矽晶體晶種,然後將其慢慢拉出,以形成圓柱狀的單晶矽晶棒,由於矽晶棒是由一顆小晶粒在熔融態的矽原料中逐漸生成,此過程稱為長晶。
晶圓便是矽元素加以純化,接著是將這些純矽製成長矽晶棒,成為製造積體電路的石英半導體的材料,經過照相製版,研磨,拋光,切片等程式。將多晶矽融解拉出單晶矽晶棒,然後切割成一片一片薄薄的晶圓。
一般人經常會聽到幾寸的晶圓廠,這是因為如果矽晶圓的直徑越大,代表著這座晶圓廠有較好的技術,另外還有一些技術可以將電晶體與導線的尺寸縮小,這兩種方式都可以在一片晶圓上,製作出更多的矽晶粒,提高品質與降低成本。
所以在六英寸寸、八英寸、十二英寸的晶圓當中,十二英寸的晶圓有較高的產能。
當然,生產晶圓的過程當中,良品率是很重要的條件。
對於臺積電計劃進軍大陸,建設八英寸晶圓廠的訊息,範無病是淡然視之的。
實際上,在範氏投資集團建設了八英寸晶圓廠之後,他就預料到早晚會有這一天的到來。
從某種意義上來將,這也是美國和臺當局對於大陸技術封鎖的必然結果,很早以前,美國或者一些西方國家對於大陸的投資專案,就是根據大陸科技前沿力量來進行設定的。
比如說之前大陸沒有晶圓廠,那好,我就堅決不允許有投資商到大陸建設晶圓廠,到了後來,大陸建成四英寸晶圓廠,掌握了關鍵技術了,那好,我允許投資商赴大陸建設四英寸晶圓廠,以形成競爭。競爭的結果,自然是技術成熟的外商投資晶圓廠會將大陸的晶圓廠給擠垮,這樣一來就會繼續形成技術優勢。
等到大陸掌握了六英寸晶圓廠的技術之後,他們依然會投資建設六英寸晶圓廠,這個道理跟之前是一樣的,無非就是擔心大陸自己的晶圓技術發展起來,威脅到自己的生存,畢竟大陸的製造成本低,這是誰都清楚的。
如此一來也造成了一個既成事實,那就是隻要大陸沒有掌握的技術,那外資就不會將該項技術在大陸投資建設。
正如同現在的臺積電,他們在臺灣島內所建設的晶圓工廠,已經都是十二英寸晶圓為主了。
果然,在一個月之後,也就是三月底,就傳來了訊息,備受臺灣島內各方矚目的八英寸晶圓廠大陸投資案,龍頭廠商臺積電率先正式提出申請。
臺積電在三月二十九日表示,已在昨日下午向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提出赴大陸設立晶圓廠申請,預計在獲得許可後,將在大陸設立一家由臺積電百分之百持有的子公司。於上海市松江科技園區建立一座月產能三萬五千片的八英寸晶圓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