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71部分

想不到的問題隨時都可能出現,因此還不能斷言溫度裂縫對大壩的安全會不會造成影響。

“都是憑空臆測,除了專家,誰也沒有去到大壩上面實地考察,就在網上大放厥詞,未免有些武斷了。”範無病看了看發言的人基本上都沒有什麼水利建設的經驗,有的人更是道聽途說,就不免要曬然地議論兩句。

“剛才你爸打過電話來,說是他可能要去三峽看看情況的,高層對於這一次的事情,還是非常重視的。”張梅躺在床上看著電視,一邊兒對兒子說道。

第七百三十八章 三峽上空的迷霧

“領導重視又有什麼用處呢?”範無病不以為然地回答道。

這種事情。範無病見多了,早就沒有什麼感覺了。

本身三峽工程的上馬,就是存在很大的爭議的,當年國務院原則透過一百五十米蓄水位的建設方案,後來又重新論證,雖然批准了要建設,但一直下不了手,幹還是不幹?建多高?都需要重新論證。

三峽工程的論證,涉及各類專業,為此列出了十四個專題,每個專題都選擇了該領域的資深專家,其中有水利電力行政、科研、設計系統內的專家,也有非水電系統人員如高等院校、科學研究、社會經濟、生態環境等多方面的專家,共同組成各專題論證小組,進行各專題的科學論證。

重新論證的時候更是邀請了二十位特邀顧問和四百多位專家。

一九九二年四月,七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以三分之二多數透過了興建三峽工程的議案,但也有近三分之一的人沒有投贊成票,這也是全國人大唯一的一次單獨表決一個工程。

贊成的人多,不可否認有人對工程本身並不太瞭解,單純出於對政府的信任,抱著只要是國務院的主張就擁護的想法。對三峽工程有一定了解。心裡確實贊成的,這種人也不少。

反對的也不少,認為論證得不夠,或者根本就反對搞三峽工程,擔心生態環境的變化等等,還有一部分人棄權了,他們感覺自己不瞭解這個事情,無法做出客觀的判斷。

當時有部分人大代表認為,三峽工程這類技術性很強的問題不應由不懂三峽工程的人大代表來決定。如果要排個序的話,三峽工程應該算是政治工程、經濟工程還是技術工程?

“這種事情不是在自己院子裡面挖個菜窖那麼簡單,也不是壘個雞窩那麼容易。”範無病對老媽張梅解釋道,“總投資預算要在將近兩千個億上說話的大工程,涉及到百萬人大移民的工程,豈是外行人所能夠明白的?讓我爸過去視察,實在是有些拿人頂缸的意思。”

對於這件事情,範無病是感到很不滿意的,三峽工程是有專門的專案組負責的,老爹範亨雖然是常務副總理,但是對這個工程的前後因果並不瞭解,讓他過去解決問題實在是很不合理。

“指名讓去的,你還能推掉啊?”張梅回答道。

從心裡面來講,張梅也不希望範亨成天飛來飛去的,但是事情已經擔起來了,也由不得他不去,總而言之替別人擦屁股的事情,出力不討好,實在是沒有什麼意思。而且。三峽這地方的水也深著呢,豈是一個剛剛上臺不久又沒有什麼後臺背景勢力的常務副總理可以解決的事情?

“說是什麼時候走?”範無病問道。

“大概要到後天了,行程還沒有定下來。”張梅說道。

常務副總理的事務也是比較繁忙的,如果沒有特別重大的情況,肯定是無法說走就走,事先總需要進行各方面的協調,安排好接待工作,安保工作以及視察工作等等,然後再乘坐專機前往視察地點,這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那麼簡單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像這樣的視察無非也就是安一安人心而已,很難說可以起到什麼實際作用,畢竟有問題的地方在領導來之前就已經解決掉或者掩蓋掉了,那些礙眼的人們也早就打發掉了,觸目所及肯定都是正面的形象,怎麼可能看出問題來?

如果說領導在視察的時候隨便看一眼就能夠發現問題的話,那就只有兩個解釋了,或者說領導真的是文曲星下凡慧眼如炬,或者就是說問題已經嚴重到無法掩蓋了。

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講,範無病都不希望老爹被人當槍使。如果看到了問題不管那是不行的,但是管得了或者管不了就很難說,如果看不到問題的話,以後不出事兒還好,一旦真出了事兒,那麼這個責任肯定是跑不掉的。

就算是你已經退休了,沒有辦法好去追究責任了,但是在輿論上依然是要承擔不可推卸的責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