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5部分

了弟弟,心情自然是不錯地,一邊兒喝著菊花茶。一邊笑吟吟地看著範無病,忽然想起了什麼,便問道。“對了,歐陽跟我說。她要去上軍校了?”

一提到這個,範無病的心裡面便有些不爽快,將茶杯放下後,有些撓頭地說道,“可不是嘛!真不知道軍校有什麼好上的?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歐陽是不是進你們公司的時候虛報了年齡了?否則怎麼又想起來要去上學了?”“你們地事情,我怎麼會清楚。”範婷依然是笑眯眯的,不肯多說一句。

這家菜館兒的飯菜確實很不錯。範無病一頓海吃下來之後。肚子都變得圓滾滾的,一瓶葡萄酒也被三個人給分光了。就連範婷和王栩筠的臉上,也泛起了粉紅的顏色。

“看來得我來開車了。”範無病一看老姐和王栩筠的樣子,當然不敢讓她們開車,於是自己就坐上了駕駛位,發動車子,往範婷在北京的居所開去。

北京地夜晚,已經有點兒五光十色的感覺了,路上的車流也不停歇,尤其是那些來往穿梭地黃面的們,更是忙碌個不停地走走停停,忙個不亦樂乎。

範無病看到這些黃面地,不由得有些感慨,計程車進入尋常百姓生活,是在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生活在北京的人,一提起面的,是一種多麼有趣的感覺。出門招手,面的就到,街上隨處可見的,被市民戲稱為黃蟲的面的,開啟了北京計程車地歷史。面地也隨之成為北京出租汽車的代名詞。面地所定的價位比較低,十塊錢十公里,每運營一公里收費一塊錢,且客貨兩宜,很方便百姓運送如彩電等一些較大的物品,其多功能實在讓人歎為觀止。因此,它的出現很快就受到了京城百姓的偏愛,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到了一九九二年的時候,北京面的數量已達到三四萬輛,佔北京計程車總量的一半以上。基本上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只要有汽車的地方,都有黃面的在行駛。北京街頭,滿眼望去,幾萬輛黃蟲穿梭往來,也算是北京一道靚麗風景。

不過範無病也知道,面的車的尾氣排放實在是個問題,北京街頭的空氣,多半是被這些黃蟲們給搞砸的,以至於在幾年之後,政府不得不開展“掃黃”行動,將黃面的徹底淘汰掉,到時候怕又是幾家歡喜幾家愁了。

正在邊開車邊走神兒的時候,忽然對面的一輛車子燈光一轉,就打打到了這邊兒,刺得範無病有點兒看不清對面的路,他趕緊將方向盤一轉,一踩剎車,停到了路邊兒。

“前面好像出事兒了…………”範婷從後面湊了上來,看著外面對範無病說道。

範無病當然知道是出事兒了,否則對面的那輛車也不可能喝醉了一樣在大路上跳舞啊!

“我下去看看。”範無病從車裡跳下來,向對面走過去。

路上已經圍了幾個人,先前那輛車轉了幾個彎兒之後就跑了,範無病拔開人群一看,地上有個女孩子被撞倒了,地上有血跡,也不知道是生是死,看起來挺嚴重的樣子。

周圍的人只是在看著,卻沒有人動手去救助,大概都是怕給自己攬上事兒,畢竟這年頭想錢想瘋了的人太多,誰都不知道自己救了人之後,這人是不是中山狼?被救了還要反咬一口,多一事真的不如少一事了。

先前的時候就有過這樣的事情,坐公交車的時候,一個老太太摔了一跤,有個學生扶了一下,這一扶可就扶出事兒來了,老太太硬說自己是被學生給撞倒的,醫藥費營養費什麼的要了一大堆,可把學生娃兒給苦死了。偏偏法院那邊兒還袒護老太太,你說這事兒吧,還怎麼讓人敢去做好事兒?

範無病站在那裡。看了看情形,正在猶豫是不是應該搭把手的時候,範婷和王栩筠都過來了,看到地上躺著一個受傷的女孩子。便急著問道,“怎麼沒人幫忙?叫救護車啊!”

一個路人說道,“附近沒有電話,再說大夥兒也不認識這個女孩子啊!”

範婷對王栩筠說道,“栩筠,回車裡拿行動電話叫輛救護車來吧,我們總不能看到了不伸手的,這說不過去。”

王栩筠答應了一聲。就跑回了車裡,不過跑回來地時候卻有點兒發愁,“範總。電話沒電了!”

範無病啊了一聲後說道,“用我的吧。我也帶了!”

“小范總的我也看過了,也是沒電了。”王栩筠苦笑著回答道。

這麼衰啊!居然姐弟二人地行動電話都沒電了!範婷和範無病對視了一眼後,範婷說道,“既然碰上了,無病,我們把她送醫院吧?”

範無病撓了撓頭道,“唉,也好!反正我們也不是怕事兒的人。送就送吧。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