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正在猶豫不決之中,劉鈞以一新練之軍,戰四川,攻淮西,打西夷,無往而不利。相比起湖廣新軍,朝廷的九邊邊軍,尤其是關寧鐵騎那更是久經戰陣,朝廷投入了無數的錢糧進去。
尤其是自去秋以來,崇禎把關寧軍整編為三鎮,下轄九萬之眾,清理了空額裁撤了老弱,又補發了軍餉,更換了許多軍械,崇禎覺得如今的關寧軍實力應當更強。
而且他還在考慮從陝西把孫傳庭、猛如虎、虎大威等一眾猛將精兵調到寧錦去。既然流匪已平,這些精銳也不必一直坐鎮西北,那些殘留的流匪交給地方兵將就好了。
以現在關寧錦三鎮九萬大軍,再自陝西三邊抽調五六萬兵馬到寧錦,那麼朝廷可以在錦州一線集結起碼十萬精兵。
十萬精兵發起反攻,攻佔義州城。
洪承疇一連上了多道奏摺,稱清軍已經築完義州城,現在還開始在義州城外屯田,還不時派騎兵到錦州外圍破壞明軍屯田。若再不反攻,今年錦州的屯田不但無法完成,而且義州的清軍還會進一步擠壓錦州明軍的生存空間。
如此下去,錦州必難以堅持。錦州若不保,遼西也將難以堅守。洪承疇把錦州和整個關外的安危,都綁在了奪取義州城之上。
可首輔梅之煥與次輔李長庚以及兵部尚書傅宗龍和兵部左侍郎陳新甲也都反對打義州,依然堅持讓錦州派小股兵馬去破壞義州的屯田,以及襲擊他們的補給路線。
可越來越多的朝廷大臣都在支援洪承疇的計劃,其中尤以吏部尚書周延儒為首的許多大臣,特別是不少東林身份的大臣,更是喊的最響亮,一直上書要求對建虜用兵,攻打義州。收復遼東。
這些主張決戰的聲音越來越響亮,甚至還有人重新開始上書提議要調劉鈞的湖北新軍入錦州參戰。
在多數大臣們的奏摺裡,似乎關寧軍加上楚軍,就必能取勝。
今天崇禎詔請兩位輔臣入宮,再次商議要不要攻打義州,要不要調劉鈞到錦州。從心裡上來說,崇禎現在已經有些心裡支援攻打義州城,不過要不要調劉鈞入錦州,他則還沒有想好,他心裡也還是覺得不要把劉鈞調到錦州來更好些。劉鈞用兵更加靈活,現在又有了一支龐大的艦隊,讓他在遼東沿海出擊,更加合適。
他心裡有另一個方案,打算用孫傳庭來代替劉鈞出兵增援錦州。
梅李二人入宮,崇禎親自到殿門口迎接。
即位十三年來,啟用輔臣無數,可唯有梅李二人,雖入閣時間不長。卻迅速的扭轉了整個朝廷的局勢。不但平定了流匪,也大大改善了朝廷的財政狀況。梅之煥主持的整頓衛軍清理屯田,替朝廷節省了大批軍費不說,還新增了無數屯田。而李長庚主持的整編新軍計劃。也裁撤了大批老弱清理了許多空額,大明軍隊的戰鬥力提升了不少。還有開放海禁,建立市舶司海關,新開商稅。整頓鹽茶,短短半年時間,朝廷就已經增收了一千萬元銀元收入。這個收入相當驚人。尤其主要還都來自東南沿海各省。雖然朝廷今年取消剿餉,減徵練餉,少徵七百多萬兩銀子加徵,可朝廷的財務不但沒變壞,還在變好,收入還在上升。
尤其是現在的軍屯田租以及關稅商稅地方也還都有部份截留,這使得不但朝廷收入在增加,地方上可用的錢糧也更寬裕了。
崇禎當了多年皇帝,眼光也早火眼金睛,他能清楚的感受到這兩位輔臣與以往的那些東林黨輔臣不同,不搞黨爭而是一心做實事。也與溫體仁薛國觀這些人不同,這些人只懂迎逢同樣沒有真正的治國之才。
梅之煥見到皇帝親自站到殿門口迎接,連忙上前行禮。他緊走幾步,卻引得一陣咳嗽不止。
崇禎見了,上前親自攙扶,“先生為國操勞,要多加註意調養,回頭朕讓御醫上府去為先生好生診斷,開些調理溫補方子,從內庫裡拿最好的藥材。”
“老臣多謝陛下,年紀大人,不中用了。”
“朕還要倚靠先生治國,為朕處理國政,中興大明呢。”崇禎一面說,一面甚至把自己身上的貂皮大氅解了下來,為梅之煥披上。
入殿後,崇禎又讓宮人為梅李取來軟椅,並搬來銅炭盆放在二人面前取暖。
坐定之後,崇禎提起今天的正事,可他剛開了個頭,梅之煥便立即態度堅決的反對出兵攻打義州。
“陛下,大明雖然平定了中原流匪,可就如人之大病初癒,眼下正是虛弱之時。朝廷雖在朝廷各項改革,可一時之見也無法收到功效。此時朝廷要集中重兵與清軍決戰,非正確之法,實冒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