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生活經驗,不懂得善惡的區分。為了讓他們分清善惡,最好的方法就是給他們講述傳說和兒歌。
我的家中從不排斥仙女,我經常給兒子講傳說和唱兒歌,使他知道大自然是仙女居住的可愛世界。因此,他從小就愛大自然。同時,他還從傳說和兒歌中學到了許多優秀的道德和品質,如正直、親切、勇敢、克己等。
為了發展兒子的想象力,我不僅向他講述已有的傳說和兒歌,還講述自編的故事,進而讓他自己講述自編的故事,並鼓勵他把故事寫成文章。
我還和兒子各交了一個想象的朋友,一個叫內裡,另一個叫魯西。當我們兩個單獨在一起時,我們就請出兩個想象的朋友,這樣我們可以四個人一起玩。所以,兒子在任何時候也不感到無聊或苦惱。令人發笑的是,有一次保姆說:〃先生,你的兒子有些怪,他好像是在和幽靈玩〃。
有的父母因不瞭解孩子們的想象世界,當孩子用木片和紙盒建造城市、宮殿玩時,他們為了收拾屋子,往往不給孩子打招呼就破壞了孩子的遊戲。這就無情地摧毀了孩子的精神世界。
這一舉動的嚴重性在於,這不僅剝奪了孩子的幸福和遊戲的歡樂,而且阻礙了孩子將來成為詩人、學者、發明家……父母在教育中往往因為輕率的舉動而毀掉天才。
專 家 導 讀
孩子自由的行動對於培養自身的習慣是不可多得的機會。自由行動能夠培養孩子獨立的人格,減少對家長的依賴,也能夠逐漸地適應社會,養成良好的個性。家長們在適當的時候,應該多鼓勵孩子進行自由行動。
需要多說一點的是,在西方基督教文化傳統下,自由和愛的教育是一以貫之的。相比較之下,中國的傳統更多強調的是父母的權威,是長者的權威。我們不愛我們的子女嗎?愛!當然愛了。但是我們不能把這種愛轉化成一種嚴格的控制,用制約子女的行為表現我們的愛。值得慶幸的是,如今自由與愛的教育以及體現出的新的教育模式,已經慢慢地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之中了。孩子有他們需要受尊重的空間,他們應該得到活動的自由。
◇。◇歡◇迎訪◇問◇
第29節:我抓住了兒子智力發展的最佳時期(11)
比如穿衣服,比如吃飯,等等。為什麼有的孩子在幼兒園裡自理能力特別強,有的卻相反?那是因為自理能力強的從小就進行了相應的訓練。一開始的時候他們穿衣服會很慢,甚至經常出錯;吃飯也會把飯粒撒得滿地都是。但是如果不經歷這樣的階段,他們永遠都會比同齡人慢一拍。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確保這種活動過程中的安全,其他的就儘量放開手腳吧。
我們可以從本書中看到,哪怕再小的孩子,也不需要過度的〃保護〃。我們往往會從自己的感受出發,去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但是他們會有跟大人完全不同的視角。平等地對待孩子,除了在思想上要有所準備外,在行動上也有需要講究的地方。比如,當我們跟孩子交流的時候,能不能蹲下來,與他們處於一個同樣的視角?
感知覺是其他認知活動的初級階段,重要性卻不可小視,它是所有認知活動的開端。人的認知過程如同一個資訊的接收、編碼、儲存、提取和使用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資訊的輸入是第一個也是最基本的環節,而人們接受資訊就是靠感知覺來完成的。
從出生開始,就應當積極培養孩子的各種感知覺能力。當然,不同的感知覺發生髮展的規律也各不相同,它們的敏感期就存在著一些差別。例如,聽覺的發展從胎兒時期就開始了;0~0。5歲是嬰兒視覺發育的敏感期;觸覺發育的敏感期則在0~2歲; 3歲左右是方位知覺發育的敏感期;2。5~3歲是大小知覺發展的敏感期;時間知覺的敏感期會更晚一些,大概在7歲左右;而觀察力則是更高階的感知覺形態,在各項感知覺陸續發育的基礎上,3~6歲將迎來孩子觀察力發展的敏感期。
各種感知覺的培養重點在於使孩子認識到〃不同〃。聽覺和視覺的培養也一樣,比如用各種不同的道具製造不同的聲音、不同的顏色。本書中的方法值得借鑑:在分辨不同的聲音和顏色的同時,又培養了視覺和聽覺:真是一舉兩得。
剛出生的新生兒是無法辨別色彩的,他們的眼睛裡,只有單調的黑白灰3種顏色。3~4個月大的新生兒,一般就已經能夠辨別黑白灰以外的顏色了,當然,紅顏色尤其能夠引起他們的興奮。所以我們不妨在房間裡貼上多種色彩鮮豔的動植物圖案,讓孩子不斷地接觸不同的顏色以訓練孩子對色彩的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