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電視臺的談話節目《有一說一》請他去做嘉賓主持;一家出版社向他約稿,寫一篇名為《管道:管理之道》的經管圖書;唱片公司也力邀著名音樂人為他量身定做,全部用鑿子、鏟子伴奏,打造一張原生態音樂大碟。
和尚一號所到之處,充滿了掌聲與微笑。
然而,只有他知道,這只是一個宏偉夢想的第一步。他要在太陽照耀下的所有地方建造管道!
他找到了許久沒有謀面的和尚二號:“我想請你幫我個忙。”
和尚二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在開玩笑吧。”
“不是,我是說真的。”和尚一號誠懇地說,“你要知道,這條管道,花費了我兩年的時間。在這兩年的學習和實踐中,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我知道應該在什麼樣的地質該使用什麼樣的工具;我知道應該怎樣設計管道的路線和走向;我知道應該怎樣把一段段管道連線起來。在這一段時間,我把自己的心得整理了一下,已經形成了一套系統、科學的方法,我願意和你一起分享這套方法,然後我們把這套方法推廣下去,在世界的其他任何需要修建管道的地方應用它。”
“當然,這套方法我也可以獨自佔有,我甚至可以申請專利。但是,我不想那樣做。因為,如果是我一個人在做,那麼我最多一年修一條管道;如果我把這套方法分享給你,那麼一年就可以修兩條管道;如果你再把這套方法分享給其他人,他們再分享給更多的人,那麼,所修建的管道數目將會幾何倍數增加。”
“我們可以從修建的管道中分出一點點的‘油錢’,儘管這看起來很少。但是,如果世界上所有的管道都是我們修建的,累計起來的‘油錢’將是一個天文數字。在我看來,修建管道不是我們的結束,而是我們的開始。”
和尚二號也終於明白了和尚一號的宏偉目標,他們把手緊緊地握在一起。
“噢,我終於明白了。”左冷禪不屑地說,“原來講述是‘兄弟一心,其利斷金’的故事。”
“不,你錯了。”令狐沖溫和地說,“你聽下去就知道了。”
多年之後,和尚一號與和尚二號的夢想都實現了。他們的廟宇成了世界上最負盛名的寺廟,聞名前來的香客絡繹不絕,他們都非常願意傾聽他們關於佛祖“拈花微笑,不語一字”的故事,更願意傾聽他們講述關於“管道”的故事。
和尚一號與和尚二號並沒有停下腳步,他們不但把管道的故事與這些香客分享,還走出廟門,來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把這個故事與遇到的每一個人分享。
有些年輕人聽到他們的故事,馬上領悟到了什麼,他們也立即加入到管道的行列中。
然而,不幸的是,大部分聽到這個故事,只是在頭腦中熱了一下,又迅速冷卻下來。他們仍然提著自己裝滿水的桶,匆匆忙忙地工作去了。
而這些人還幾乎使用同樣的藉口來回絕和尚的好意:“哪有那麼容易,我就聽人說,好多人修建管道也失敗了。”也有人說:“只有那些早一步動手的人,才能修建更多的管道,現在哪裡還需要管道啊?”還有人說:“我很滿足現在的生活,別打擾我的工作了。”
但是,在這些人身上,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他們生活在一個提桶的世界裡。
而最重要的,不是他們,而是你,你是一個提桶者,還是一個管道者?
“噢。”左冷禪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你‘噢’什麼?”令狐沖問,“你明白了嗎?”
“不明白。”左冷禪搖搖頭。
主持人方證解圍說,“不明白就是明白,想必左總裁一定是明白了。”
“明白就是不明白。”禿筆翁笑著說,“其實,到底明白不明白,只有自己心裡明白。不過,這個年輕人的故事非常好,如果願意,不妨到我們梅山商學院指點一二,我們的大門隨時向你敞開。”
“多謝。”令狐沖謙虛地點點頭。
“自由辯論結束,”方證高聲說,“現在請正方四辯總結陳詞。”
梅山商學院四位教授把頭湊在一起,咬了一會兒耳朵,最後,丹青生站起身來,掃了所有人一眼,“我的陳詞只有七個字:令狐沖順利過關。”
“耶!”令狐沖親友團中的桃谷六仙叫得最響。
“別高興得太早。”左冷禪惡狠狠地說。
三戰定輸贏
主持人方證大師讓大家靜下來,“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我們今天的比賽不是考察理論,而是追求實幹。所以,我們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