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豐富,實在是一個居住的好地方,說不定日後本王人在這裡修一座府邸長住,到時也能與蘇知州隨時交流。”
聽到趙顏前面的話,蘇頌也是贊同的點了點頭,有自己兒子在中間傳話,算是勉強解決了這個問題,不過後來聽到趙顏誇讚瓊州物產豐富,蘇頌卻禁不住苦笑一聲道:“殿下真會開玩笑,瓊州這裡除了產水稻外,另外也就是水果和海魚多一些,其它的實在沒什麼拿出手的物產。”
“咦?蘇知州不知道嗎?你們瓊州可是一座寶島啊!”趙顏這時卻是故作驚訝的道,現在的瓊州還沒有被開發,所以很多資源都沒有被發現,不過趙顏卻是知道的很清楚,這些資源才是他送給蘇頌最大的禮物。(未完待續……)
第六百三十八章 黎族烏烈峒
東方的天際才剛剛放亮,烏烈峒的峒頭昭曲老漢就早早的起床,扛著鐮刀下了田,雖然他是烏烈峒的峒頭,但除非峒中發生什麼大事,他才能出面處理,其它時候他也沒什麼特權,每天也同樣要下田幹活,否則他的小孫子可就沒香噴噴的大米吃了。
峒是黎族內部的一種組織,其實就和草原上的部落差不多,一個峒或幾十或幾十戶聚集在一起,主要是以血緣關係組成,每個峒都有固定的地盤,峒內部的人員都只能在自己的地盤活動,一旦發生越界的行為,很可能會引發爭鬥,另外峒內部若是發生矛盾,一般也是由峒頭出面調解。
昭曲老漢扛著鐮刀來到自己的水稻田,脫下草鞋就下了田,現在水稻都已經長到膝蓋高了,田地裡的活也不多,昭曲老漢主要是把水稻田裡的雜草割了,然後帶回家餵豬吃,可惜現在水田裡的魚還太小,否則倒是可以捉幾尾回家給自己的小孫子做蒸魚吃。
昭曲老漢今年已經六十二了,雖然在後世看來年紀並不算很大,但是海南這邊環境惡劣,特別是黎族的生活條件更差,一場疫病下來就可能把一個峒給滅族,更別說平時的一些小病和毒蛇猛獸之類的也同樣可以要人的命,所以像昭曲老漢能夠活到六十多歲,已經是整個峒中年紀最大的人了,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他才能夠做上峒頭的位置。
烏烈峒算是附近比較大的一個峒了,整個峒中一共有三百多戶人口,加在一起足有上千人,這也使得他們在擁有一片比較好的土地,事實上烏烈峒西面就是大海,平時糧食不夠時還可以打漁。另外其它地方的土地也比較肥沃,每年隨便在地裡撒點稻米種子就足夠全峒的人吃喝了。
昭曲老漢活了這麼大的年紀,自認為早就把世事給看透了,而且對於現在的日子他也十分滿意,烏烈峒在他的帶領下雖然不能說稱霸一方,但至少附近也沒有人敢招惹他們。另外他這一輩子生了五個兒子六個女兒,雖然有兩個兒子和三個女兒沒長成,有的是病死了,有的是被山裡的野獸咬死了,不過剩下的都已經長大成人,女兒全都出嫁了,兒子也都成家了,去年他最小的兒子也給他生下一個小孫子,胖乎乎的十分可愛。昭曲老漢喜歡壞了,每天都恨不得抱著孫子不撒手,現在小孩子終於長牙能吃東西了,他又忙著給小孫子多準備些好吃的,一定要讓他長的又高又壯,這樣長大了才不會受人欺負。
一想到家裡的小孫子,昭曲老漢就感覺心頭一熱,手下幹活的速度再次加快起來。好早點回去抱一抱自己的小孫子。
不過也就在昭曲老漢眼看著就要把一塊水田的雜草割完時,忽然只見一個人影跌跌撞撞的從田埂上跑來。邊跑邊大聲喊:“爹~爹~,你快……快點回去吧,漢人的大官來了!”
聽到這個聲音,眼神不怎麼好的昭曲老漢立刻知道來的人正是自己的小兒子,說起來在他三個活著長大的兒子中,他最疼的就是這個小兒子。雖然按照黎族的風俗,兒子成親後就會與父親分家,不過昭曲老漢卻硬是讓小兒子自己住在一起,平時幫著他帶著孩子,惹得他的另外兩個兒子都說他偏心。
“漢人的大官?是不是那個宋知縣又來了?”昭曲老漢有些不在意的問道。他們烏烈峒屬於瓊州文昌縣治下,文昌縣的知縣姓宋,昭曲老漢以前曾經去縣城見過對方,另外那位宋知縣也時常下來走訪,所以兩人倒還算熟悉。
“不……不是,這次不是宋知縣,而是由宋知縣陪著一個大官來了,另外還有一幫人一起來了,我看都不像是普通的漢人。”昭曲老漢的小兒子著急的解釋道,若是隻有宋知縣一個人來,他也不會這麼著急了,關鍵是看宋知縣的樣子,那些人明顯比宋知縣的身份更高,所以他才這麼慌慌張張的跑來找父親。
聽到來的人竟然比宋知縣的身份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