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瓊州雖然人煙稀少了一些,不過你們看這青山綠水,花木繁盛,若是以後我年老了,倒是可以在這裡買上幾畝田地,蓋上一座竹屋養老。”這時蘇軾也從船上走下來道,一邊走一邊打量著周圍的景色,臉上也滿是讚歎之色。
不過趙顏聽到蘇軾的話卻是一撇嘴,歷史上蘇軾的確來過海南,而且還是在六十多歲被流放到這裡,最後差點死在這裡,不過蘇軾倒是為瓊州百姓做出不少貢獻,後世海南就有許多關於蘇軾的傳說。
“走吧,咱們去看看蘇知州在這裡為政如何,順便欣賞一下瓊州的景色!”這時趙顏看到後面的徐元和王師約也下了船,這才開口道,他這次之所以來到瓊州,其實就是為了拜訪一下他口中的蘇知州,也就是以前蘇軾的老上司,執掌軍器監的蘇頌。
說起來蘇頌接替沈括掌管軍器監後,做的也十分出色,對此趙曙和趙頊都對他很是滿意,不過自從變法之後,蘇頌對於新法也並不怎麼看好,後來新黨將手伸進軍器監,這讓蘇頌更加的不滿,為此與新黨發生幾次衝突,可是依然無法阻止新黨向軍器監中安插人手,最後蘇頌一怒之下向趙頊自請出京。
本來蘇頌出京之後,並不是在瓊州任職,而是在京城附近的陳留擔任主薄,不過他才剛上任,趙頊卻又把他召回京城,安撫了一番後把他任命為知制詔,負責詔書的擬定,算是皇帝身邊的親近之人,日後升遷的前途廣闊。
不過就在蘇頌任職知制詔不久,卻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趙頊聽從王安石的建議,準備提拔李定為太子中允、權監察御史裡行,說起來李定是王安石的學生,同時也是變法派的中堅人物,而監察御史則是朝中極為重要的職位,所以王安石才想讓自己的學生擔當此職。
不過李定在朝中的資歷一般,之前只是一縣的主薄,這次卻是一步登天被任命為監察御史,可謂是大宋官場上的前所未有,另外李定的名聲也不太好,據說有不孝的行徑,所以對於他的這次任命,朝中諸臣也都十分不滿,其中蘇頌、宋敏求、李大臨三人都是知制詔,聯合起來拒絕草擬對李定的提拔詔書,趙頊三次命令讓他們寫,可是卻被他們三次拒絕,結果這讓趙頊大為惱火,一怒之下把三人貶出京城,結果蘇頌就被貶為瓊州知州,在路上走了將近半年才來到這裡。
對於蘇頌這位在宋朝歷史上並不比沈括差的大科學家,趙顏也十分的看重,上次他參觀造船廠時,深感自己懂得的理論無法應用到造船技術之中,所以他想找一個懂得造船,而且還必須能夠與自己交流的人,不過這樣的人卻不好找,懂得造船的人很多,造船廠裡全都是精通造船的工匠,有些還是造船的大師級人物,但他們只懂得技藝,卻不懂得理論,更別說物理算學方面的知識了。
幸好蘇軾與蘇頌兩人是同僚,而且交情也不錯,他知道蘇頌天文機械製造,對於造船也頗有些心得,趙顏知道後打聽清楚蘇頌的近況,這才決定親自來瓊州一趟,希望可以藉助蘇頌的能力把自己的理論應用到造船技術上。(未完待續……)
第六百三十六章 貧窮的瓊州
瓊州城的知州府內,蘇頌坐在書房中也是一愁莫展,他上任也已經將近半年時間了,自從來到瓊州城後,就一直想要改變瓊州貧窮落後的情況,只是經過這段時間的調查研究發現,瓊州的貧窮其實是由幾方面的原因形成的,他一時間也找不到太好解決辦法。
說起來瓊州人數最多的不是漢族,而是黎族和苗族,漢族人數僅排在第三,而且因為一些原因,使得三族之間的矛盾重重,彼此之間經常爆發衝突,再加上瓊州的環境惡劣,瘴氣毒蟲橫行,又沒有什麼出色的特產,這些種種原因都使得想要改變瓊州的現狀難上加難。
“父親,我聽說從廣州離港的船隊都會從北邊的瓊州海峽透過,咱們是不是可以建立一個港口,從而吸引那些船隊前來停泊,就像咱們大宋的深水港那樣,靠著港口給瓊州帶來一些新的收入。”正在蘇頌愁眉不展時,忽然書房中坐著一個青年開口道,這個年輕人名叫蘇衝,是蘇頌的長子,前段時間剛從格物學院畢業,本來他留在京城也是大有可為,不過知道父親被貶到瓊州,立刻決定隨同父親一起前來,這樣有什麼事情也可以幫一幫父親。
蘇衝在格物學院主攻物理學,他繼承了父親在自然科學方面的才能,在學院時就十分的出色,甚至學院還有意把他留下任教,可惜他卻因為父親的原因拒絕了。不過蘇衝雖然在物理學方面十分出色,但是在政治才能上卻有些短板。
只見蘇頌聽到兒子的建議後,卻是苦笑著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