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部分

收檔後,四人才到包子鋪吃早點,照舊叫了肉包子和豆漿,這次好兒只吃了一隻肉包子。結賬時,溫慧娘看孩子們喜歡吃,就另打包了八隻肉包子給帶回去。

往回走時,只見一輛載著各種菜的小馬車剛剛起駕,進了那堵圍牆內,一個家丁模樣的人關上了暗漆木門。好兒順著那白色圍牆左右看去,心想這戶人家人口真多,剛才那車菜,怕得吃上五六天吧。

待轉過街角去,看到“正泰酒樓”四個大字,好兒恍悟,剛才那個是酒樓後院的後門,那滿車的菜,是提供酒樓的。好兒放停了腳步,看著正泰酒樓頗有氣派的大門,心想什麼時候自家種的菜,也能大量並長期提供酒樓那該多好。

每隔個四五天,好兒一家就背菜去鎮上去賣,也不知是否那些婦人好心幫宣傳,每次不到一個時辰光景,總能把三四十斤的菜全賣掉,擺攤幾次,也跟左右的攤主熟悉起來,其中一個叫劉小年的,有次就提出想購買生菜種子,溫慧娘婉言拒絕了,說未經種子的原主人同意,她們不能擅自做主送別人。那劉小年就追問原主人是誰,溫慧娘就說對方身份不明,只知道是位達官貴人,是江北那邊的。那劉小年見此,只好作罷。

回去的路上,溫慧娘就誇起好兒有先見之明,阿旺笑望好兒,笑容裡帶著寵溺,小樹則用疑似崇拜的目光看好兒。這讓好兒很不好意思,轉移話題道:“明天就是小年了,明天我們要大掃家,會非常忙呢。”

溫慧娘笑道:“是啊,小年一過,就是大年…咱們住的地方,越來越像一個家了。”

可不是麼,他們如今有了飯桌凳子,還有了床板和床架,雖然簡陋,卻比鋪席子睡地上要強許多,尤其在來年春裡,遇上回潮天氣,他們就不用擔心席子被褥受地潮。

過小年,南北有不同,南方過的是臘月二十四,俗稱“撣塵”。北方過的是臘月二十三,俗稱“掃房”。東唐國以雅鹿江為界限,分為江北和江南,彭城在雅鹿江以南,因此小年過的是臘月二十四。

這裡過的小年,跟好兒前世過的沒什麼差別,主要就是大掃除和祭灶。好兒母女入鄉隨俗,隨當地過臘月二十四的小年。

一大早,一家四口起來吃了早飯,就開始具體分工,溫慧娘把被套拆下來清洗,棉胎抱出去晾曬,把沒穿的衣服也都拿出清洗一遍晾曬。阿旺負責屋內屋外的清潔整理、洗刷鍋碗瓢盆,好兒和小樹負責打掃小院。

溫慧娘和好兒都是愛整潔乾淨的人,阿旺和小樹雖然是流浪兒,卻也是愛乾淨的,甚至有時候比她們還更注意清潔,因此屋內一直保持整齊乾淨,阿旺沒花多少時間就完成了任務,去幫溫慧娘擰被套床單,把洗好的衣服一件件晾到繩子上。

而好兒和小樹也細分工,好兒灑水,小樹打掃,倆小娃娃把地面掃得乾乾淨淨,不飛半點塵埃。

忙完這些,差不多就到了午飯時間,溫慧娘熱了包子,用骨頭湯煮生菜,大家吃完歇了片刻,開始準備祭灶。

因女子不能祭灶,就由阿旺代表,領著小樹進行,又因兩娃兒不懂這些,本應迴避的溫慧娘,顧不上那些禮俗避諱,以頭巾遮臉前,在旁逐一指點小哥倆,在灶臺兩側貼配聯,在灶前擺灶君神像(紙紮的),擺上米酒、豬肉、雄雞、麻糖、五穀、雞蛋等祭拜供品,燃香,唱詞。

“…灶君灶君你吃好,上了天庭好交差,咱平民小家最敬您,玉帝跟前請您多美言,來年保我家食口不缺樣樣全,老小平安再敬您。”

溫慧娘唱一句,阿旺和小樹就跟著念一句,好兒在旁聽得既好玩又想笑,看著溫慧孃的遮臉舉動,忽然想起皇帝的新裝來…

阿旺和小樹唸完後,跪地磕頭三拜,起來後拍著手“哈哈”笑兩聲。好兒忍不住小手捂嘴,眼睛彎成了月牙兒。最後,阿旺將酒杯的酒水灑在灶前地上,將灶君神像拿下來燒掉,整個祭灶就算完成了。

麻糖太甜太粘,溫慧娘不吃,成了仨娃兒的零嘴,兩塊小小的麻糖,每天吃一點點,用三天才吃完。當晚的晚餐是有史以來最豐盛,香菜拌姜炒雞肉,蒜爆豬肉片,蘿蔔骨頭湯、清炒生菜,辣燜茄子,一小碟辣白菜。

小飯桌被擺得滿滿當當,溫慧娘給孩子們的碗裡先勺了小口湯,笑道:“往日咱們吃不上這些,管飽就行。今天過小年,這頓晚飯咱們來點講究,飯前喝口湯,潤喉嚨,有助消食,這是個好習慣,以後咱們日子會越來越好過,溫姨就想你們也把這好習慣養成了,日後對你們只有好的。”

好兒喝下一口湯,笑眯眯道:“我知道,那些權貴人家,都這麼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