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都沒說的。這次東西不少,孩子們也有的吃。”張氏就道。
連老爺子他們剛才在外面,已經看到那些士紳來來回回,給鋪子裡送了好些個盒子,聽連守信和張氏這麼說,也就沒過於推辭。連老爺子暗暗點了點頭,心裡很熨帖。這不是他貪嘴,他是喜歡連守信和張氏這個做派。
連守信和張氏,嘴上雖然不太會來事,但是心腸還都是不錯的。兩口子都是孝順、敬老,講究禮數的人。分出去之後,但凡做了好吃的,或是請他過去吃,或是打發孩子們給他送一份過去。正因為這兩口子這樣,家裡的幾個孩子也都受到薰陶,像連蔓兒、五郎、小七和連枝兒,不用家裡的大人說,遇到這樣的事,都會主動的張羅。
心地純良,心裡有他和周氏,那麼他今天晚上要說的事,連守信應該能夠答應。就是連守信不那麼精明。這事有他給指點、指點,也就差不多了。
連老爺子帶這連守仁和連繼祖,心情不錯地走了。
送走了連老爺子,連蔓兒一家人又回到鋪子裡。張氏就開始收拾人家送來的食盒。將飯菜歸攏歸攏,和連守信還有幾個孩子商量著該怎麼分派。
“這幾樣素的,還是送給住持師父去。這幾樣點心,說是啥專門請的南方來的點心師傅做的,這就給魯先生。再把這幾樣菜,添一壺酒,給魯先生做晚飯……”
再有就是一會要給連老爺子送過去的幾樣菜。單獨用一個食盒裝了。
還有在鋪子裡幹活的幾個夥計和媳婦,以及給她們看青的人,也一人給分了一份菜,還有像春柱媳婦等幾個住的近,平時和張氏來往親密的幾戶人家,張氏也挑出飯菜來,或是一碗、或是兩碗,陸續都給送了過去。
“東西不多。是個心意。咱大傢伙也嚐嚐人有錢人家都吃的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