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雲滾滾,電閃雷鳴,聲勢更盛,宛如末日,萬雷之下,只見一名紫袍少年自空而降!
“君山聖地,閒雜人等不可造次!”
紫袍少年面無表情的看著年輕和尚,拱手道:“大師請回!”
樵夫與猴兒驚的縮在山道一角,不言不語。
“是你?”
看出來人身份,想到前番丹器閣的戲耍,太陽子的臉色頓時陰沉到極點,冷冰冰的道:“君山乃是無主之地,什麼時候成了積雷山的地盤?”
“君山並不是在下地盤,而是在下的師門所在,大師請吧!”
言罷,紫袍少年伸手做出請的手式。
“雷閣主又在戲弄貧僧?”
對於紫袍少年所謂的什麼師門,太陽子完全不相信,據他所知,此人根本沒有師父,更不提師門了。
紫袍少年搖搖頭:“大師若不自行離去,本閣就只有與你做過一場!”
“雷閣主,前後兩次戲弄,貧僧謹記心頭,後會有期!”
太陽子盯著紫袍少年良久,在其臉上沒有看出半分表情,想了想,冷哼一聲,甩袖而去。
“那本閣就恭候大駕!”
直到太陽子失去蹤影,猴兒才抓耳撓腮的躥了過來,喜滋滋道:“你會打雷,比那和尚厲害,你一定是神仙,你當我師父吧?”
“猴兒別急,祖師正在講道,請隨我來!”
紫袍少年頭前帶路,猴兒喜的又蹦又跳,緊隨而行。
兩人消失在山道後,那樵夫身軀崩潰,化為一根紫發,輕飄飄的飛入紫袍少年的髮絲之內。
返回洞內,紫袍少年覆命,祖師一番詢問後,收猴兒為徒,並給他起了姓名。
難以置信的是祖師竟然說出十二個字的排輩,且個個皆是佛家之意,名叫孫悟空。
猴兒大喜,紫袍少年心中更加震驚。
次日一早,祖師講經說道,經文內容大變,竟然涉及到了佛門精義。
天花亂墜,地湧金蓮,妙演三乘教,精微萬法全……說一會道,講一會禪,三家配合本如然……
“又是道,又是佛,此人到是什麼身份?”
深夜,紫袍少年輾轉反側,心中思緒綿綿。
紫袍少年不是別人,自然是季安。
確切的說,肉身是陽神位面的天柱神石,靈魂是季安本尊的神魂轉世。
而血脈,則是季安血脈之門深處的那滴雷劫精血加紫電符紋(幼生期的雷劫之眼)混合而成的“天劫”血脈。
先天擁有控制萬千雷電的能力,亦可以說是先天雷道之體。
自假死退局,又輪迴轉生成天地精靈之後,季安一直在按照自己的計劃走。
進入天庭為官只是第一步,遊離紅塵是瞭解人世間情況,並與先來的手下暗中聯絡,而君山卻是冥冥之中被吸引來的。
只是萬萬沒有料到,斜月三星洞的情況與原著中大大不相同,尤其是自己學的是道門,而孫悟空卻是佛門。
若非洞府外寫著:“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十個大字,他差點以為來錯了地方。
“既來之則安之,繼續觀看事情發展。”
三界時局混沌不清,季安也不深究,一切順其自然。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七個寒暑轉瞬即逝。
自孫悟空來到後,洞府內多了歡樂,少了寧靜,猴兒愛玩鬧,對所有師兄都下過黑手,獨獨對季安保持恭敬。
這七年來,季安憑藉著先天雷體和“天劫”血脈將諸天御雷訣練至二十九層大圓滿,距離三十層只差半步,天罡三十六變亦在兼修,且進境極快,目前已掌握一少半。
一日,祖師說道講禪,講到妙處,猴兒喜的抓耳撓腮,眉開眼笑,忍不住手舞足蹈,祖師大怒當場將之責罰一頓,講道隨之而散。
眾人皆怪猴兒,猴兒卻滿臉陪笑。
如原著中那般,猴兒學了本領後肆意在人前賣弄,終有一日被祖師發現,祖師大怒將之趕出洞府,並特意交代不準提出有關師門方面的半個字。
猴兒沒有奈何,只得拜辭,與眾相別,縱起筋斗雲,徑直返回東勝神洲。
孫悟空走後,洞內又安靜下來,季安每日聽經講道,如此又過了半年,祖師將一眾子弟聚到身前。
“為師功德圓滿,爾等亦到了下山行走的時候,但是都不準提出為師的名號,去吧,都散了!”
眾子弟皆知緣分已盡,個個躬身跪拜,感激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