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部分

連起來了,上面搭著片片角馬肉和肉較多的肉骨頭。“這就是傳說中的‘肉林’嗎?兩千年前的商紂王昏庸殘暴;奢侈享受;把酒灌滿池塘;將肉懸掛起來像個林子。後來沿用酒池肉林;來形容奢侈享受荒淫無度的頹廢生活。這是司馬遷《史記》中記載的,沒想到現在真實出現在眼前了。”張凡虎暗自想到,看著周圍足足有兩噸的角馬與斑馬肉,看著那些滿臉笑容、幸福無比的樣子的族人、活蹦亂跳的小男孩,張凡虎感到了心裡的滿足、充實。

大家還在細心地剃著十一頭角馬與一頭斑馬骨架上面的肉,張凡虎看見那些被剃下的細肉絲和暫時扔在草上的一大堆角馬的內臟,突然想到:“現在臘肉都曬好了,香腸還不該準備嗎?這麼多的肉這樣用繩子穿著也不是最好的辦法,而且這麼多的內臟扔掉的話,在生存環境複雜的非洲大草原上顯然不是明智之舉,那些族人也不會同意,但是它們的處理卻是個麻煩。所以用它們來做香腸是相當不錯的辦法。”

心動行動。張凡虎拉住那幾個還在剃肉絲的族人,把他們拉在那根倒在地上的猴麵包樹邊,在巨草繩上取下來幾塊角馬肉放在樹上,用石刀切成小片小片的,然後看向他們,族人們雖然又搞不懂他又要幹什麼,但現在大家都有了一種無條件服從他的趨勢,即使有時詢問老族長,老族長也是點頭支援張凡虎。所以幾位族人“嘭嘭嘭”地在密度極小的猴麵包樹上切開了,不,應該是“剁”才對,這種簡單的石刀本就不適合用來切,而且這些勢猛力沉的族人更不大會掌握好力度,張凡虎對他們沒有更高的要求,回過頭來爬上巨型猴麵包樹,又用望遠鏡向四周瞭望著。“還好,嗅覺靈敏的斑鬣狗與獅群沒有尋味而來,斑鬣狗群在這數十平方公里應該就只有那天看見的那一群了,畢竟這些猛獸的領地是相當大的;獅群今天應該也是大豐收。現在是萬物昌盛的時候。”張凡虎跳下樹後,抓住已剩不多的幾支一般的矛,這些矛比不上張凡虎細心為族人們改造的“艾考瓦”,它並不是很堅硬,所以張凡虎剛才沒有用來搭三腳架,現在幾乎被族人們淘汰了。張凡虎挑起那頭斑馬的內臟,對智速說:“來。”

半小時後,張凡虎與那些或挑、或抓、或抬的族人把角馬與斑馬的內臟都弄到了那個美麗的小湖邊。張凡虎在離湖還有一百多米的距離就停下了,他怕玷汙了這純潔如少女般的湖。他把斑馬的內臟放在草上,這是一塊十餘平方米的地方較其他地方都低約半米,像個大碟子似的。張凡虎帶領著有矛的族人,走到湖邊,用矛在湖沿用力地划水道,想把湖水引流下來。智力本來沒有拿矛的,但其餘族人看見他看過來的眼睛,忙把手中的矛給他了。

回到族中的張凡虎有些遺憾,因為有個很重要的問題:沒有調料!香腸,尤其是相當聞名的四川香腸就不知以獨到的麻與辣吊住了全國多少人的口味。但麻得有花椒,但花椒的原產地是中國,在數千年前的戰果時候中國人就已經實用花椒了,尤其是巴蜀之地,由此許多花椒品種名都帶“川”、“蜀”、“秦”等字。而辣椒則原產於中美洲的墨西哥,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把它帶會來的因為他覺得它好——看!的確成熟的辣椒紅似血、豔似火四川人喜歡把漂亮的姑娘叫小辣椒,有著外表與性格的雙重原因。直到明末清初辣椒才慢慢地傳入我國,一來就受到四川人的熱烈歡迎。至於蔥、姜等也在亞洲,蒜則在義大利的西西里島。這些都是張凡虎所知道的常見的調味植物的現代人們研究出來的原產地,但張凡虎不是一個書呆子,所謂全信書不如無書,很多的植物來源根本就無從考證,或者說那種結果根本就不適合十萬年前的現在,因為在十萬年裡,即使蝸牛也能爬過全球了,只要有適應的環境與機會,許多動植物都可以在世界上許多地方生存。所以張凡虎還在僥倖有些在熱帶生存的調味植物能在非洲找得到,但是時間不夠啦!

“唉,算了,以前全世界的人們都是這樣過來的,族人們也是,我還在乎什麼呢?”張凡虎把在草上揉搓之後洗得乾乾淨淨的斑馬內臟放好。用軍刀砍下幾段手臂粗的新鮮猴麵包樹枝,把它們砍成十厘米長的一截,把中間掏空,做成壁厚半厘米的木管。這個短木管叫“灌筒”,把動物(一般是豬的小腸)套在上面,然後把切碎的肉灌進去做成香腸,所以很多人把香腸叫做灌腸。

“現代社會中聞名世界的義大利粗香腸用的是牛膀胱、豬大腸內灌肝臟也是一道美味,只是許多人面對它們的精神壓力就像鼻子面對臭豆腐一樣。那年與教官一起執行任務完成後吃過一次,味道不損它的名聲。”張凡虎一邊重點向三個女族人做示範,一邊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