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沉降在研究所的園區,花圃裡的露水映著微弱燈光,閃出細碎的銀色。三輛加裝靈能檢測儀的越野車緩緩駛出大門,伴隨沙沙的輪胎聲,駛向昏黃的街道盡頭。那支小隊是蕭遠親自挑選出來的精英術士,攜帶深空波段採集器與跨維度通訊干擾機,準備前往某個遠離城市的山巔觀測站執行特別任務。
自從上一章的進展顯示出深空訊號遠不只是一串簡單的跨維度波動,而像是某種呼喚或召喚的軌跡後,整個研究所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忙碌與緊張。王靜、林婉和蕭遠三位核心同時分管不同的行動小組:王靜坐鎮指揮中心,林婉繼續帶隊深入解碼與模擬實驗,蕭遠則負責組織外出實地觀測或應急巡查。一切都在悄然運轉,就像一臺默契而精密的機器,只為確定那股來自星空深處的訊號背後到底潛藏著什麼。
當夜色完全籠罩大地,研究所的燈火仍如白晝一般明亮,地面上隨處可見匆匆行走的身影。機房裡,林婉一邊盯著電腦飛速滾動的深度演算法,一邊擦了擦額頭細汗。她已經連續兩天沒有離開技術部的專用實驗區,助手們也都滿臉疲憊,卻無人退縮。
“林總,剛又出現了一個短暫的高維脈衝,大概持續零點一秒,能量級別略高於前一次。我們記錄下來了。”一個年輕術士報了一行數字,聲音略帶興奮,也帶著緊張。
林婉立刻坐直身體,把那脈衝波形拖到分析窗。她心裡暗暗猜測,這又是那遙遠星雲在傳送某種“附加程式碼”嗎?還是說某個接收到地球回應的地方,正嘗試加大訊號強度?
她轉頭看向旁邊螢幕上的星圖。那片被稱為“德爾塔星雲”的區域,地處三十光年外,原本並無特殊之處。可自從深空通訊捕捉到怪異波動後,就成了所有人目光的焦點。林婉將剛剛捕捉到的短脈衝疊加進先前的波形序列,試圖找出二者之間的新關聯,卻發現這段脈衝依舊晦澀難懂,像極了某種高維度語言的片斷,缺乏關鍵的“翻譯金鑰”。
大廳另一端,有人突發感慨:“明明已經解碼許多,卻始終像隔著一層薄霧,缺少哪怕一點點就能拼出完整圖案,可又偏偏不夠。”
林婉用力吸氣,讓自己冷靜:“別洩氣,越靠近真相就越要保持耐心。繼續深度分析。將這個短脈衝與之前所有短波段相互比對,看是否能湊成一組更大的資料塊。”
“是。”那人隨即坐回操作檯,全速敲擊鍵盤。
與此同時,在研究所頂層指揮室裡,王靜正在與國際聯盟保持聯線,一遍又一遍對接那些焦慮的外交人員。光明與暗流交匯的時代,從來不會缺少猜測和角力。現在有不少國家猜測,這些訊號或許是某個高等文明試圖入侵的前奏,也有些國家或組織熱切期望與之“接觸”,甚至試圖自己解碼以獲取技術利益。王靜忙於安撫和解釋,卻也不得不有所保留,因為沒有明確答案前,她不會把研究所的核心機密交給任何外部勢力。
她結束通話一個視訊通話,按了按眉心。桌上的茶水已經涼透。她低頭看錶,已是凌晨一點多。讓心緒稍作平復後,她開啟了內部通訊系統,熟悉的聲音傳來:“所長,我是星穹觀測臺一號,剛剛檢測到新的脈衝。”
“謝謝,我知道了。”王靜深吸一口氣。研究所的每一根神經都在與這莫測的星雲糾纏。從過往看,這種點狀脈衝愈發頻繁,持續時間雖短,但能量呈上升趨勢。這也意味著什麼?她一時也難下定論,但直覺告訴她,情勢在朝著某個臨界點演變,就像風暴前海面愈發高的潮水。
她關掉通訊,起身走向窗邊,俯瞰那熟悉卻此刻燈火不滅的園區。她心想,若許凱尚在世,或許他也會對這類跨星際的訊息充滿瘋狂執念。但如今,許凱早已化為塵埃,人類世界的矛盾已然消解許多,全球合作也比從前更加緊密。只是,這股神秘訊號會不會再次引發新的危機?她並不清楚,唯有往前。
另一端,蕭遠也不曾休息。他親自帶領幾名術士趕往偏遠的山巔觀測站。車燈在暗夜公路上拉出長長的光帶。途中,助手彙報:“蕭主任,咱們這次需要把那套超遠端靈能接收器搭起來嗎?山頂風大,會不會對穩定性影響過大?”
“先搭起來再說。”蕭遠回頭看了眼後座,放著金屬儀器箱和一疊符文卷軸,“這是林婉她們剛改良的版本,據說能進一步分辨出高維雜波。如果這次實驗成功,我們或許能收集更多關鍵資料。”
“明白。就是夠辛苦。”
蕭遠瞟了瞟窗外黢黑的山巒輪廓,心裡一陣恍惚。自從許凱之事落下帷幕,研究所已經很久沒有這種徹夜奔波的緊迫感。可他並不厭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