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葉劍英風塵僕僕穿過漳州市,來到城郊的“援閩”粵軍駐地,粵軍總司令部兵站總監張祿村暫時讓他在總司令部做見習參謀人員。過一陣子,葉劍英感到無事可做,再次去見張祿村,請調到部隊去。張祿村就派他到熊略的預備隊去當見習教官,幫助士兵操炮。

隨軍驅桂返粵,策動敵軍反正成功

葉劍英日夜盼望粵軍總司令陳炯明能夠早日下達粵軍返粵、驅逐桂系、收回廣東的命令。但事與願違。陳炯明雖然無意於久留漳州,但他存有二心,總是強調時機不到、實力不夠、軍費不足等理由,遲遲不動,不聽孫中山調遣。而孫中山面對直系、桂系軍閥的夾擊,極力支援駐閩粵軍,抵禦桂軍,返旆回粵。早在1919年6月29日,孫中山就致函陳炯明,指出“此時情勢,粵軍能冒險奮進,始可望生存,一髮千鈞,機不可失”,但是,陳炯明以“實力未充”,而加以拒絕。

1920年初,滇、桂軍閥為爭奪駐粵滇軍兵權而發生內訌,兩軍大戰於粵北。桂軍的巢穴十分空虛。孫中山覆電令陳炯明“速集中軍隊為一支突進於東江流域,與協和聯絡而撲廣州。”陳炯明仍按兵不動。

為了儘快實現驅逐桂系的計劃,孫中山又先後派朱執信、廖仲愷、蔣介石、鄒魯到漳州,敦促陳炯明回師驅桂,並答應餉源接濟可由上海國民黨本部承擔。但是,陳炯明仍然猶豫不決,拒不出兵。

直到1920年7月,直皖戰爭爆發,桂系陸榮廷確定進攻閩南粵軍的方略,才打破了陳炯明對桂系的幻想,8月12日,陳炯明率領駐閩粵軍,在漳州舉行回粵誓師。

粵軍兵分三路,向廣東方面挺進。

粵軍晝夜兼程,向閩粵邊境挺進。16日凌晨3時,陳炯明下達總攻擊令,向潮梅地區的桂軍,發起全面的進攻。

桂系迎擊的第一道防線,恰好是劉志陸部隊。當時粵軍在兵力上雖然處於劣勢,但在政治上因為打著孫中山國民革命的旗幟,卻處於優勢。葉劍英根據自己對劉志陸部隊瞭解的情況,向熊略建議,要充分利用廣東和桂軍中有許多粵籍官兵的特點,廣為宣傳“粵人治粵”、“廣東人不打廣東人”的口號,以分化瓦解敵軍。熊略採納了他的意見,訓示部隊要向民眾宣傳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向桂軍進行戰場喊話,並做秘密聯絡工作。

在中國連年戰亂的年代(3)

劉志陸的部隊本來就是一盤散沙,在粵軍的“攻心戰”面前,有些粵籍軍官私下表示,待粵軍進攻潮汕時,即作內應,準備倒戈。熊略將此事報告鄧鏗、陳炯明,轉報孫中山。孫中山非常重視,特致電陳炯明,要他速差熟人前去秘訪,進行策反。待“進攻潮汕時彼即響應”。

熊略旅長特意找到葉劍英,面授機宜,要他到劉志陸那裡,找關係,相輔而行,做策反工作。

葉劍英化裝成歸國華僑模樣,隻身來到汕頭。他打聽到炮兵營粵籍官兵不少,其中有個叫賴順成的炮兵連長是雲南講武堂的畢業生,心中暗喜。此人不僅是講武堂十二期炮科同學,而且在校期間,葉劍英常同他一起練劈劍,兩個人關係非同一般。葉劍英找到賴順成,先摸摸底,說明來意,勸他反正,擁護孫中山,反對桂系軍閥。

賴順成拍拍腦袋,後悔地說:“劍兄,實不相瞞,我是輕信了劉志陸的話,飢不擇食,錯投孃胎,悔之晚矣!”

“見善則遷,有過則改。大丈夫做事要幡然悔悟,當機立斷!”葉劍英告訴他現在正是棄暗投明、為國立功的好機會。很快以海外歸來的“表兄”身份住進賴順成連隊,進行秘密活動。

賴順成又找到另一個要好的炮兵連長與葉劍英接頭,經過幾次密談之後,約定反正舉事。

不久,粵軍進軍汕頭城郊,葉劍英返回粵軍本部,向熊略覆命,詳細報告了劉志陸部炮團的火炮配備、地理位置和兵力部署等情況,然後又回到賴順成炮連駐地。

就在粵軍向汕頭髮起進攻的時候,葉劍英和賴順成指揮桂軍的兩個炮兵連,調轉炮口向劉志陸的司令部連發炮彈,猛烈轟擊。

桂軍駐地頓時成了一片火海。粵軍趁勢收復汕頭。

按原計劃,葉劍英即奉命前去策反桂系護國軍第二師師長陳得平。經過葉劍英和吳鐵城、陳策等深入細緻的策反工作,陳得平終於宣佈起義。陳師倒戈後,即抄桂軍的後路,向高鶴、順得、番禺、石灘方向進軍,夾擊桂軍,圍攻廣州。

在陳得平師起義的影響下,其餘一些桂系部隊相繼反正。陳師倒戈後,葉劍英隨該部隊投入驅逐桂系軍閥的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