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解釋,我等腳下是何等面貌。若有物在下半球,理當掉落宇宙之中,可水有流動。若下半球之物要掉落宇宙,大漢周邊當並無海洋。”
劉洪急忙道:“故此乃謬論,臣以為地為半圓!”
吳範道:“若為半圓,海面當平,平壤則為海矣!”
劉協輕拍玉尺道:“這就爭論到這裡吧,你們各自再去找證據,不要在朕這裡吵,總之朕不支援也不反對你們當中的任何一人的學說,理學和天地之間地道也不是朕說了算得,你們都繼續找證據去。到底是半圓還是圓!”
復又問吳範道:“如果假設是圓,你認為天地宇宙究竟是什麼樣子!”
吳範道:“地為宇宙中心,與渾天說所闡述的宇宙相比。首先宇宙之間皆是虛無,而各星之上有氣,月之上無水,其他諸星是否有水就不好說了,然宇宙之間距離非常遠。故星辰看起來很小,月離近,故各星辰具體實際大小很難判斷,據天象斷近遠,方可再斷大小。然未必準確。”
劉協微微一笑道:“首先解決地圓還是半圓的問題,太學府把這個問題解決之後,再統一曆法,記住朕說過的,天文學就是為了研究宇宙之間所有道的根基,也是萬道之中的大道,它並非為了占星術而生,天地星辰運作的規律是有客觀的道和理為基礎,三尊定道,道生宇宙,宇宙生星辰,星辰生人,至於所謂的占星術則不過掩蓋之說,並未掌握天地間的大道,天人感應也是廢話,你們這些研究大道的學者,首先要清楚這一切,追尋真正的大道就是追尋三尊的道路,不要有什麼顧及!”
眾人道:“皇上之言,終身不敢忘!”
劉協淡笑,心中靈光一閃,將玉硯推到桌角,微微一推,玉硯立刻跌落,劉洪慌忙要去捧住,卻為時已晚,眼看玉硯摔落地面之上,眾人皆是愕然。
劉協微微一笑,道:“你們回去之後,好好研究這個問題,為什麼玉硯離開桌子之後,要向地上落,再想想平壤那裡如果落下一塊玉硯,它將落向何處,是落向地面還是落向宇宙,是垂直地面落下去,還是傾斜落下去,總之這個問題就是地圓說的關鍵所在!”
眾人仍然是愕然,一一告退。
待他們走後,劉協讓宮女收拾打碎的玉硯,和宮女說:“讓工匠把這些碎玉雕刻成首飾,不要浪費了!”
宮女叩首退下,劉協則望著新換上來的玉硯,自言自語道:“一塊玉硯可值三十兩黃金,你們可總得發現點什麼啊,別讓朕那塊玉硯白摔了!”
大漢的道教和其他宗教相比,最優越的地方就是對自然科學沒有太大的限制作用,因為它的角度太高,“三尊定道,道生宇宙”使大漢的學者不用像中世紀的歐洲學者那樣,為了真理而被宗教殺害。
中華文明本來在道家這一正統思想上走向自然文明的繁華,偏偏一個“天人感應”將道家思想的精髓硬生生扼殺,最後變成了中華文明中隱性的長者,再也沒有引導中華文明走向自然科學的輝煌,而失去了中華文明本質上對自然的熱愛後,儒家變本加厲的讓學者都成為了朝廷官員,再也沒有一個知識分子真正去向老子那樣真正的思考自然和社會,所有人都為了當官而拼搏,不能不說是中華文明的悲哀啊。
“修身、治國、平天下”這一思想既讓中華的知識分子樂於為國家效力,也讓他們對自然科學的興趣消逝的蕩然無存,這就是儒家的光環和陰影啊。
劉協一個人坐在龍椅上,回想著今天的事情,對大漢帝國和中華文明充滿了信心,但對中華文明而言,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三家制衡論》只是準備工作,道家的正統地位確立只是正本清源,《治國論》才是真正的開始,在這之後,劉協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回到大漢之後,劉協一直在想:如果中華文明歷史上一直沒有大規模的內戰。沒有頻繁的改朝換代,兩千年後的中華文明究竟會發展到一個什麼樣的高度,劉協無法想象具體的景象,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中華文明將會創造一個非常璀璨的典範社會和文明,甚至可以統領整個世界的文明標準。
還需要做很多事情,劉協自己鼓勵自己。
軍機院關於泰州的詳細情報已經整理出來。目前在泰州總計有二百六十多個部落,其中用二十多個部落有國家模式,並且各自都擁有十萬以上的人口,初步計算,整個泰州目前擁有三百六十萬到四百萬的人口。
主要作戰兵種為叢林兵,不擅長大面積用兵,擅長在叢林中分成小股進行阻擊,在平原地帶有可以使用大量的象兵。
泰州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