蹩砂臚徑�希俊�
“至於熊展夫婦的分紅,亦是絕不可縮減。當初三家合併,有約在先。如今夷州的骨幹軍將,大多出自三家的老班底。於友有信,我自話自說,絕非恪守抱柱之信的善類。一旦縮減,必會導致驟生猜忌而至人心散亂,內部分裂!”
“熊展夫婦流落海上為匪,廝殺半生,已是人到中年。你以為他們不想踏踏實實過安生日子麼?我楊致能走多遠,能撐多久,他們心底沒底。可只要家財豪富,憑他們夫婦的本事,但有萬一,天下哪裡去不得?金利來商號的分紅保證,不僅是我的信譽所在,也是他們必不可少的定心良藥!”
楊致耐心的逐條反駁,令江城璧一時無話可說。既然開源節流的諸項建議都行不通,缺錢卻是真切擺在眼前的事實,問題總得解決啊!
只聽楊致胸有成竹的道:“財賦之道,當用則用,能省則省。先生用心良苦,盡心盡責,我一直十分欽佩。先生的建議,亦有可取之處。例如移民的安置與貼補,可按定居年限逐年遞減,定居三年以上者可以取消貼補。若是沒病沒災的住了三年尚不能混個溫飽,那這樣的人不是懶就是蠢了。”
“至於問題的解決辦法,我暫時只想到了兩個:一是儘快在金利來商號旗下開設一家錢莊。有閒錢者存,有需求者貸。等這個月的海關厘金一運到,先拿出一百萬兩來作為啟動之資。”
“二是我們的艦隊不是還沒正兒八經的出海實戰嗎?說到底還是去搶,不過是搶遠一點。出雞籠往東北方向,就是東瀛扶桑之地。倭人那幾個破島上別的沒有,銀子倒是不少。以後只要是缺錢急用,咱就去搶它丫的!”(未完待續。)
'邪雲曲 第349章 滿載而歸
楊致所說的東瀛扶桑之地,其時正處於大小諸國林立的混戰時代。倭人成群結夥的漂洋過海,在北燕、高麗、大夏東南沿海燒殺搶掠,乃是常事。時至今日,山東外海諸島熊展麾下的船隊,夷州李照統率的艦隊,時常在海上與倭人遭遇廝殺。因楊致與玲瓏夫婦嚴令,倭人是異族外敵,但敢侵犯,必當毫不留情的痛下狠手。而倭人的殘忍兇悍,諸多部屬早有領教。是以殺到他們老窩去搶它丫的,那是何等痛快?恐怕連戰前動員都省了。
等錢急用,說幹就幹。楊致命李照親自帶領一支兩千人的艦隊前往,交代的具體戰法可謂簡單粗暴:不必急於登岸,先用大炮轟,然後用配有火藥的重弩再轟一遍。登岸之後,見人先用火銃轟殺,用羽箭射殺,最後再用長槍刺殺、朴刀砍殺!爾後開搶。搶過一輪,便坐等倭人前來投降。受降的條件只有四個字,拿錢買命。殺多少人我不管,我只要銀子!
艦隊骨幹軍將大多出身海盜,皆非心慈手軟之輩,也都知道與倭人沒什麼客氣好講。但楊致的一番交代,仍令他們聽得頭皮發緊:您到底與倭人有多大仇恨?聽您的意思,日後只要是沒錢了,就會去這麼搶上一出?……那人家還有活路嗎?
對於眾將士的疑惑,楊致的解釋很是提神:我什麼時候說過要給倭人留活路?你們這群笨鱉!難道只會死盯著一個地方搶嗎?下回就不知道換個地方?繞著整個東瀛轉一圈,夠你們搶好幾年的了!
回府之後,玲瓏笑言:“夫君對待倭人這般窮兇極惡,連江先生都被嚇得不輕。先前還在我面前小聲嘟囔,缺銀子就去搶東瀛,若是缺人參。豈不是會去搶高麗?”
楊致嘿嘿一笑:“你這麼一說,倒是提醒我了。高麗也有不少好東西啊!人參算什麼?咱們要搶就搶金子!”
玲瓏提及高麗,本是無心之語。聽楊致這麼一說,不禁笑容一滯,不再多說。
數十年來,北燕夾在突厥與大夏之間。依靠花錢買平安才得延續至今。北燕雖非兩大強鄰敵手,但欺負高麗的實力還是有的。高麗自古便是產金之地,每年都要向北燕交納數量不菲的黃金作為貢賦。否則的話,北燕很難支撐那麼久。玲瓏出身北燕皇族,怎會不知?
玲瓏與楊致已結為夫婦多年,深知自家男人的話極少落空,說得出就做得到。如今對楊致而言,派出一支艦隊前往高麗搶掠黃金,絕非難事。既然被楊致盯上了。付諸實施只是早晚的問題。……可真到了那麼一天,高麗人能應付得過來嗎?父親與弟弟的日子,只怕是會愈來愈難過!
自己早已拋家棄國嫁作楊氏之婦,為故國妄自憂心亦是無用。岔開話題道:“夫君,你先前說在艦隊出海之日,讓我帶了玲兒與瓏兒一同前去送行。孩子們年歲尚小,能懂些什麼?我看就不必去了吧?”
楊致柔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