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旦洲際飯店,可彼此封鎖訊息,競爭自然激烈。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即每天一大早就向中國駐約旦使館呈報名單,懇請予以照顧。章大使在接見臺灣記者時還幾次讓我作陪,讓我神氣不少。時報報系、聯合報系、自立報系派出了自己的高手,時報報系的攝影記者林少巖是剛從亞運會上撤出來的,一見我連稱“世界真小”。時報的張升日前又爆冷門,居然得到一張前往巴格達的簽證,引得西方記者又羨慕、又嫉妒。
瑞典電視臺攝影師在自己前胸後背掛上白布,上用阿拉伯文大寫著“血比油貴·瑞典電視”。財大氣粗的路透社在約旦洲際飯店透過閉路電視向所有房間播放它的英文快訊,一幫膽小的白人記者大眼瞪小眼地看得兩眼發酸。這裡還可以看到以色列電視臺連續24小時的節目,引得一些記者跟著主持人做防化自救演習。老牌的軍事記者則權威地指著螢幕上出現的場面:這是F…14公貓戰鬥機,那是M…1艾布拉姆斯坦克。
一些嗅覺靈敏的記者正暗中準備去以色列,英國戰地記者錢德勒就是一個。他連聲解釋說是因為英國關閉了駐伊拉克大使館他才沒能進巴格達的,並一再追問我在巴格達是否弄到什麼絕的。幾位臺灣記者也在暗中籌劃去塞普勒斯,據說那裡很容易得到以色列簽證,而在其他阿拉伯國家,一旦護照上印有以色列的痕跡,整本護照就告作廢。我的好朋友近藤也將於日內去特拉維夫,安曼的工作由一個新手接替。近藤認為一個好記者必須有天才、學校教育和豐富經驗。他由於多年戰亂經驗而扮演共同社中東“救火隊員”的角色。
7。 六百記者雲集安曼(2)
連續三天的陰雨給安曼帶來一絲喜悅,因為謠傳化學武器最怕大雨滂沱。但軍事專家勸告大家不要盲目樂觀,地中海的西風會把以色列上空的空氣原封不動地吹到約旦,現代戰爭中沒有幸存者,嚇得約旦人舉家外遷,以避戰禍。各國記者則作壁上觀,注視中東風雲。
8。 “打起來了!”(1)
我下令把“一切能飛的東西”都動員起來。
—尼克松
1991年1月17日。約旦首都安曼。
2點10分(中東時間),我被新華社約旦分社的小陳叫醒:“打起來了!”新華社安曼首席記者老符跑上四樓看電傳。我們則用膠條將傳真室和小陳、老符及我的臥室封起來。老符發給我一支Eveready牌手電,紅色的。
2點30分,我給洲際飯店的河野打電話,打不通。BBC報道說,海灣戰爭的第一槍是由美國戰列艦打響的。現代戰爭沒有前線,也沒有後方。在1月17日凌晨多國部隊的飛機發起攻擊之前,“密蘇里”號戰列艦和“威斯康星”號戰列艦向伊、科境內的目標發射了上百枚“戰斧”式巡航導彈。據美軍宣稱,命中率達90%以上。
“密蘇里”號戰列艦是艘歷史名艦,以杜魯門總統的老家密蘇里州命名。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的簽字儀式就是在“密蘇里”號上舉行的。當時美國五星陸軍上將麥克阿瑟將軍代表盟國在東京灣接受日本投降,按美國人的說法,他共用了五支鋼筆才簽完他的大名。他首先用第一支筆寫了“道格”,將筆送給了母校西點軍校。又用第二支筆簽上“拉斯”,將筆送給了國會圖書館。之後又用兩支筆簽上麥克阿瑟,將兩支筆分送給當年丟失新加坡的英國白西華特(Percival)將軍和丟失菲律賓的美軍中將溫萊特。最後,他用一支小紅筆簽上他的軍銜,這支小筆送給了麥克阿瑟夫人。該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唯一未被美國海軍封存的戰列艦,改裝後曾在海灣為科威特油輪護航。今天,這名“老將”又立下新的戰功。
4點,美國總統布什發表電視講話:這不是越南,我決不會束縛將軍們的手腳,直打到獨裁者垮臺,打到科威特解放,合法政權建立。
4點30分,小陳給他的約通社朋友打電話,得知約伊邊境的伊導彈基地被擊中,伊拉克只有一枚導彈發射到沙特。
開戰後,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出動各型飛機,發射“Tomahawk”(戰斧)巡航導彈等實施大規模襲擊,重點是攻擊對美軍和多國部隊造成嚴重威脅的伊拉克戰略性目標:防空陣地、雷達系統、指揮中心、通訊樞紐、導彈基地、核生化設施、空軍機場、交通樞紐等。
多國部隊的空軍作戰飛機主要由沙特、卡達等海灣國家和土耳其起飛從伊拉克南部和北部進入,海軍作戰飛機由波斯灣的三艘航母和紅海的三艘航母上起飛從伊東南部和西南部進入,B…52戰略轟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