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實:世道不會因個人而改變。即使你是個出淤泥而不染的坦蕩君子,正因為你的清高所以更不會改變。屈原心裡那個憋屈啊,多少次的希望都在每一天同樣的日出日落中漸漸化為泡影,失望的感覺也許還沒有仔細品嚐過就已經被無情的絕望給湮沒了,由此可見楚懷王中的毒害有多深了,這個世道著的魔有多深了。

屈原在痛苦的掙扎中尋思著,尋思完了就開始發牢騷。他開始研究哲學範疇的問題——一個國家的君王應該是個啥樣呢?繼而開始發表通篇的牢騷:起碼應該聖明,不然國家就會滅亡。

一個君主沒有聰明的頭腦,沒有讓人稱讚的高尚品德,他也知道應該找忠臣賢臣來幫著自己打理天下,但是家沒了國破了的事照樣發生,一個接一個。但是聖明的君主同樣也是用人治理天下可都是太太平平的,能傳好幾十輩,為啥呢?這個問題的根子就在君王身上了。如果一些忠臣在聖明君王的領導下他們就會更加忠良,賢明士子就會更加賢明,也可以概而括之:士為知己者死——上頭為我提供了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和平臺。

楚懷王這種人就不知道辨分忠奸,所以才會在家受到鄭袖的迷惑,在外又被張儀等人忽悠又忽悠。他把我屈原這等忠良賢臣扔得遠遠的,一根筋地信任身邊的上官、子蘭等小人的妖言蠱惑,所以才會招致多次的兵敗又賠地的醜事發生。懷王丟了六個郡縣,最後又死在了敵人秦國那裡,真是笑死天下人了!作為一國之君,這個臉丟大了,一輩子剛愎自用,好面子,誰曾想到後來恰恰就栽到了這點上。歸根結底就是讓不會識人給禍禍死了。這就是作為君王最大的失敗,也是致命的根子。

《易經》裡說“井已經掏乾淨了,還沒有人去汲水喝,這真是我最大的憂慮啊!人們哪,這可是乾淨的水啊,可以喝的啊!其實如果帶頭人能夠賢明,那麼從上到下都會一起享受這井水帶給我們的福澤”。楚懷王啊,你一輩子就沒有以身作則過,也沒有一顆識人的慧眼,說白了就是個十足的大傻B,沒有讓楚國的黎民百姓過上幸福的生活。

屈原這一通牢騷連帶著諷刺和辱罵徹底把大人物*了,後果很嚴重。懷王的小兒子子蘭非常生氣,把上官大夫叫來了,氣洶洶地說:“上官,你不是一直覺得對屈原整得不到位嗎!這回給你一個機會,好好地給我拾掇拾掇他,切記:別動手殺死他。不然我們也要背罵名的!”

上官心領神會地樂顛顛跑向王宮找頃襄王告狀了,他這個人一輩子就愛告狀,也是難能可貴啊!一輩子能把一件事做好了,說實在的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在官場上能把告狀這樣的事整好了,那可真得算是個大人物了。

上官大夫把《離騷》稿子送到頃襄王那裡,說:“大王,這是我剛剛謄的一篇稿子,原作是屈原。我趕緊呈上來給您看一下。”

頃襄王一聽是屈原寫的也來了興趣,順手拿了過來認真讀起來。上官大夫用眼瞟著頃襄王一直注意著他的臉上變化。

“混蛋玩意兒,這屈老瘋子真是瘋了,他膽敢如此狂妄!”頃襄王剛讀了一半就開口罵道。

上官心裡樂了,他這回心裡有底了。他痛心疾首地奏道:“大王,這屈原著實是不像話啊!先王在位時對他也不薄,他不但不感恩反而處處與先王作對。先王愛才,留了他一條賤命,可是他卻頑固不化,一直蔑視國體。如今先王這屍骨還未寒,他就跳出來誹謗先王,這當斬的大罪先不說,他就不想想您這當兒子的心裡有多難受嗎!他還把您這位當今的國主放在眼裡了嗎?畢竟他也曾當過左徒大夫,這禮數他應該是明白的,誹謗先王這是不忠;君乃父臣乃子,父死子哭乃孝,他非但不痛悼先王去世,相反卻在那裡喋喋不休地辱罵,這是不孝。既為臣子卻不忠不孝,我楚國怎能容他!的確,以前老夫是和他有些過節,可是時間都這麼久了,我也淡忘了。可老臣萬萬不能容忍他今天的所作所為,他這是與國家為敵,他現在已經是公敵,對於公敵我旗幟鮮明地表態:絕不手軟!還望大王明察公斷!”

上官這番話說的夠狠,已經可以讓頃襄王立即要了屈原的命。可是頃襄王還是沒有要立即動手砍了屈原的意思,只是恨恨地說道:“去,把屈原這個瘋子發放到邊疆去,越遠越好。我一輩子都不想再見他了!”

上官還想說些什麼,但是他終究還是沒有開口。因為他明白,屈原完蛋了,他已經不能對自己再構成任何威脅了,如果真的再進一步去玩玩他,那還真的有些掉自己的價了,畢竟自己現在坐著比以前更高的位置了,好好地享受侍候主子換來的一切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