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幹了幾十年,自認也是個中老手,但相比起羅伯遜他們這些國際大鱷來的確差的遠,他收起往日自大囂張,按楊星的吩咐謹慎嚴密的積極遊說山一證券有離心的中層幹部,效果非常明顯。
比起歐美跨國公司一旦破產就樹倒猢猻散的下場,日本企業往往會有一種很很強悍的韌效能多撐些時日,山一證券已經宣佈“自我廢業”兩個多月了,不少基層職員都紛紛自謀出路,但公司中上層職員很多仍是“穩坐釣魚臺”,每天堅持正常的上下班,彷彿沒有破產一樣。
這其中主要是因為日本戰後企業傳統的“終身僱傭制”在起作用,日本經濟騰飛的五六十年代,很多日本企業形成了一種終生僱傭制度,一名大學生畢業後一旦選定某家大企業,如果沒犯大的錯誤,可以按部就班的升遷,成長,直到退休。他的生老病死甚至婚姻家庭都由公司包辦,這不但可以凝聚公司員工的意志,還反過來讓員工有視公司為家的感覺,心甘情願的免費加班,造成日本員工“過勞死”的比例遠遠大於世界別的地方。
雖然80年代末日本泡沫經濟破滅,這種“終身僱傭制”的根基開始動搖,但作為百年老店的山一證券還保留了這種作風,作為公司中堅力量的管理人員,雖然幻滅感不斷,但出於對公司的熱愛和工作時長期合作的慣性,以及心底對芙蓉財團伸手挽救公司還存有一絲希望,都支援著他們堅持下去。
不過船已下沉,指望一個船員都不逃跑是不可能的,鄧威廉他們在藤野總一郎的幫助下,拉攏了山一證券內部一批中層管理人員,這些早就對山一證券高層經營策略不滿的人員透露了不少公司的內部資料和一些鮮為人知的內幕訊息。
楊星仔看過他們的調查記錄後,拍了一下大腿道:“非常好,山一證券是塊硬骨頭,我們在外圍和他們談判純粹是拖延時間,羅伯遜搬出美國人來壓他們,他們都是敷衍居多。慶奇上回向我抱怨說這些日本人大概還以為他們沒破產,還有資格跟我們談條件呢。現在看來,他們的目標是大藏省手裡用來處理這次金融危機的2000億美元特殊撥款!這一次你們拿到他們內部人員的供詞,足以佐證我手裡山一證券高管和大藏省官員互相勾結和賄賂的情報,這可是個大丑聞哪!一旦爆發我看山一的傲氣還能保持多久!”
楊星口裡的情報就是烏特廷斯率領的“KEEK”組織這幾個月輾轉韓日、歐美等國取得的成果。不但發現了山一的高管們透過轉嫁海外投資失敗虧空而設在公司內的秘密賬戶,還探查到山一證券為賄賂日本政府官員在海外花天酒地,而開設的專用賬戶。另外還監聽到多位已辭去了山一證券董事和副總幹事長的人物,被外界認為隱退,卻私下多次會見大藏省次官等高官,密謀在芙蓉財團相關企業的幫助下,秘密瓜分山一證券資產,留給債權人一個空殼。
鄧威廉他們用耳機聽完楊星手裡的MMP播放器裡傳來的被山一證券中層管理人員視為偶像的高管們和大藏省官員的密談內容後都目瞪口呆,可想而知這段內容被大眾知曉後,背叛的感覺有多強烈。他們對楊星那句“堅固的城堡總是從內部被攻克”也有了更深的體會。
“這份情報雖然殺傷力很大,但不適合我們來捅出去,否則開罪了日本這些大財閥和官僚,我們今後在日本開展業務將很困難了。”鄧威廉不愧老奸巨猾,聽完這部醜聞後,他第一個考慮到的卻是不能暴露集團的意圖,現在大家都知道以星富投資為首的國際財團正在和山一證券談判收購事宜,這時如果由他們主動報料這份醜聞情報,很容易給大家留下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印象。加上談話中涉及到日本政壇的官僚勢力,中星這種揭家醜的做法很可能讓他們聯合起來一致對外,那就與楊星想要的結果背道而馳了。
楊星還指望以這次危機為契機,打入到日本企業界中去,在日本成立中星國際的日本分公司,日本失去的十年中,不少有價值的技術和人才仍等待伯樂的眼光,中星國際想提高手下企業的製造水平,成為日本政商兩道的公敵可不行。
“所以我找你們過來,是想讓你們把這份情報洩露給山一內部的人員。讓山一證券內部人員自己揭露他們高層人士重大經濟犯罪活動,比如官*商*勾*結置千名員工前途於不顧,私分企業財產涉及犯罪,忍無可忍的公司內部員工大反叛,你們覺得這幾條成為報刊頭條效果怎麼樣?”楊星一一為他們面授機宜,嘴角的微笑像極了混進雞窩的狐狸,鄧威廉慶奇邊聽邊點頭,總算明白楊星這招移花接木之計的高明之處,心有慼慼焉難怪百富勤會莫名其妙的輸給了他。
計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