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6部分

字或原先的繁體字不太一樣,但對於熟悉漢字的人而言很容易能認出來,透過其字形以及在章出現的位置,不難判斷出它原先對應的是哪個漢字。

它們有可能經過了簡化,或者是當初寫錯了,但只要整個語言字型系傳承了下來,它們在這裡是正確的漢字,而且一眼能看懂,這也許是漢字的獨特之處吧。

這裡有籍,當然有紙張,而且也有印刷技術。只有少數幾本經典使用了雕板印刷,其他大部分籍都是手寫的,因為人口少,不需要發行那麼多,刻板主要是為了儲存內容。這裡的紙張有兩種,一種是竹紙,較厚,另一種是桑皮紙,質地類似於生宣。

涇陽縣是古時重要的產紙地,當地應該也有造紙匠人加入了太平軍,後來跟隨殘部來到了這裡,把造紙工藝也帶進來了。等的宣紙是用青檀樹的皮製作的,而下等的宣紙也可以用桑樹皮製作。

這裡顯然沒有足夠的青檀皮,但工匠仍能以桑皮造紙。紙張在這裡的產量當然不高,是很珍貴的物資,而桑皮紙竹紙更是珍貴得多,連同籍一起儲存在專門的地方,原住民家只有竹紙。

丁齊等人是坐著轎子被迎進東大營的,途還經過了一個村莊,直接到達了最央的那個大村莊,住進了村修得最漂亮、最舒適的一棟三層樓。這裡是東大營最高的建築,也是原住民的神祠,是供神與藏所在。

神祠有前後兩個跨院,跨院兩邊有廂房,後面的閣樓有三層。後閣與主殿的一層大廳也是東大營所有孩子的學堂。東大營的所有適齡孩童都得定期在這裡接受教育,教育分兩個階段,被稱為學和大學。

三名弟子被安排到了後跨院的廂房居住,而丁齊則住在了後閣的二樓,這裡原先是不能住人的,是收藏籍以及筆墨紙硯的地方,是神聖之所,也只有“天兄”才有這個資格。

天兄是這裡的原住民對丁齊等人的稱呼,在莊夢周和尚妮到來之時定下了。最早莊夢周是不喜歡這個稱呼的,但是後來大營的元帥大人馮國新:“天兄之稱,古神話便有之。貴客來自天外,而天下皆兄弟,稱呼天兄亦無不可,也是對皇天帝之敬。”

他的好像也有道理,莊夢周也勉強認可了這個稱呼,而且將它定為對所有天外來客的統稱。莊天兄帶著尚天兄到達大營後,所釋出的一條“諭”是個預言,還有七位天兄將陸續到達,並讓大營通知東、西、南、北各大營做好迎候的準備。

莊夢周和尚妮是最先“降臨”的,他們當天進入了大營,被好吃好喝的當天兄供著。譚涵川是在兩天後到達北大營的,當時北大營已經接到了諭,所以譚天兄也被恭恭敬敬地迎進了村寨。三天後,朱天兄與冼天兄分別達到南大營與西大營。

這可把東大營給急壞了,難道他們被皇天帝給忘記了,為何沒有天兄降臨呢?足足等了快一個月,天兄終於降臨了,而且一來是四位,大營的兩位都要多啊。這又把東大營民眾給高興壞了,四個村寨當天一起歡慶。

這也可以解釋,那些村民看見丁齊等人為何會那麼激動?丁齊當時也有點懵逼,因為對方話太快,口音又有些特殊,所以他沒聽懂,後來慢慢細問之下才搞明白是怎麼事,這才坐了轎子被抬進東大營。

東大營等待的時間最長,為了迎候天兄所做的準備也最充分,當得知尚未降臨的天兄還有四位時,又特地新做了一頂轎子,因為原先只有三頂轎子。原先三頂轎子的座椅扶手,分別以黃金打造了龍形、鳳形、虎形裝飾,最後這頂轎子裝飾的是雲形,總算趕在丁齊他們來之前做好了。

丁齊等人被安頓好住處之後,東大營的元帥肖博知取出了一批籍請丁齊觀看。這也是尚天兄所頒佈的諭,指定了每個大營都有收藏的幾部典籍,要求各大營要在第一時間提供給降臨的天兄閱覽。

第一部典籍是聖經。這是個世界的聖經而不是外面的聖經,在當地也被稱為真約,它包含前後兩個部分,真約舊與真約新。這與天國的信仰以及歷史有關,需要對照史料閱讀才能搞清楚是怎麼事。

第二部典籍是天國史,它是當地官定的最簡單的版本,記載的都是最重要的歷史事件。長達萬年的歷史必然發生過很多事,有些不太重要的細節可能記載在別的普通籍,而這一部天國史則是傳承經典。

這兩部典籍都是用桑皮紙印刷的,整個天國各個大營都使用統一的標準版本,據其雕板是以黃金製成,儲存在大營的神祠。

第三部典籍是一套,共有九冊,以手繪於竹紙,記錄了整個天國幾乎所有的物產以及它們的生產、加工方式。它也是瞭解這個世界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