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但還是成果不佳,原因是未將成果領域再做細分,實質是資源再次分散,因為在成果領域的產品或服務、市場、銷售渠道方面,都存在20/80原則,即20%的產品或服務佔80%的銷售額或利潤,但在企業裡通常都難以將資源持續地集中在佔80%銷售或利潤的產品或服務上來。因為佔20%的銷售額或利潤的產品或服務,往往都是疑難問題,例如:部分產品滯銷問題、售後服務問題,產品種類繁多問題。企業經理常常被這些問題纏住,於是就將很多資源集中到這些疑難問題上,造成了資源的分散甚至浪費,成果就被稀釋了。
序言(12)
ⅩⅩⅥ關於“先做對的事情,再把事情做對”的觀念,接受容易,做到難。例如:中國約90%的人對吃飯問題的觀念是口味第一,營養均衡第二,但我認為營養均衡應排在第一,這是做對的事情。在此前提下,烹飪者盡力把口味研製好,吃飯者盡力選擇最好的口味吃。選擇口味排在第二,這是把事情做對。在企業裡常常見到未能按照“先做對的事情,再把事情做對”的原則去做,前面的例子就是一些例證。偉志集團在19年發展的過程中,也是一個錯誤、教訓數不勝數的過程。
對於企業經營的目的、任務、規律和成果管理,我們一直在努力學習和探索,德魯克先生所著的《成果管理》向我們系統地介紹了企業如何取得經濟績效和經濟成果。書中觀點之獨特,洞察之深刻使我受益匪淺,我慶幸自己獲得了對成果管理重新思考的邏輯與方法。
德魯克提示我們,企業必須在開始就要透過分析研究確定“經濟任務”的成果領域以及成果的標準。透過對內部的資源、成本、知識以及營銷測試的分析,在一開始就建立工作與效益之間的關聯。質量管理大師戴明所強調的“第一次就將事情做對”的原則也給了我們足夠的啟示,仔細回想起來,每年的工作中有許多工作都是在彌補差錯,或解決問題。
ⅩⅩⅦ確定企業成果的原則一是可衡量,二是要滿足顧客的需求。按此原則,企業的主要業務範圍、產品和產品系列(或者服務)、市場(包括顧客和終端使用者)、銷售渠道,就是成果領域。依靠成果領域的分析與經濟任務工作重點的確定,將企業資源集中於成果領域,並系統地、專注地、努力地去實現。企業資源總是有限的,聚焦與專注是產生成果的必要條件。
德魯克先生在多篇文章中反覆提示,成果不取決於企業內部的任何人和任何可控制的事情,成果是由機會創造的,而機會存在於企業的外部顧客之中。即顧客需求及顧客潛在需求。滿足顧客需求並創造顧客的潛在需求才是企業真正的成果之源。
德魯克先生將自己比喻為旁觀者,就是因為他不願將自己圈定在某個領域的舞臺之上,而是縱橫博覽社會各個領域看待對企業的影響。德魯克先生的《成果管理》,以其一貫的宏觀大局把控能力和清晰思路,為我們理清了企業經營的經濟任務,並指明瞭完成這些經濟任務,進而創造卓有成效企業的路徑。
德魯克先生的管理思想和智慧博大精深,字字箴言,覽不勝收。依我所理解,“追根溯源認識問題、化繁為簡揭示問題、崇尚人性尊重人性、重視實踐重視成果、強調企業社會責任、倡導人類和諧發展”是德魯克先生管理思想的核心,很值得我們去學習和挖掘。
最後,我真誠地向遠在天堂又近在眼前的尊敬的彼得·德魯克先生鞠躬感謝和致敬。
向炳偉
偉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中國服裝協會副會長ⅩⅩⅥ推薦序四Managing for Results聘請超級顧問——彼得·德魯克超級顧問彼得·德魯克將他畢生的企業諮詢的精髓與結晶,毫無保留地公之於世,就是這本《成果管理》的諮詢經典之作。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乃是針對知識工作者個人的成長與發展的佳作,然而《成果管理》則是以企業的經營與管理的成效為訴求的代表作品。若能將這兩本書精讀、熟讀,將是絕配,績效卓著。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序言(13)
德魯克向來有“績效為核心”的動態觀,不僅有西方的線性邏輯思維,還採用東方的動態思維模式。試圖找出企業的優勢與市場的機會,創造企業的績效,但其最終目的則是:“創造顧客”。
根據我們多年的研究發現,企業經營的模式有6種:(1)以企業文化建構的取向,如IBM公司;(2)以行銷、時尚為取向的企業,如諾基亞(NOKIA)公司;(3)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