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士兵滾倒地上,吐蕃士兵已經可以清晰的看見唐軍的面目了,唐軍的弩手開始了第三輪上弦。
這時吐蕃兵不約而同的大喝起來,高舉起手中的武器,吐蕃兵開始了衝鋒,這時的距離已經進入了一百五十米,吐蕃兵的形象猛惡野蠻,很多吐蕃兵甚至還袒露著持有武器的胳膊,雜亂的頭髮從各式頭盔中垂下,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吐蕃兵都是這樣,這一批吐蕃兵屬於各地土司的家兵,所以服裝並不統一,桑央嘉措和岡仁結措手中握有的四萬精兵卻不是這樣的。
吐蕃士兵和軍官將領都清楚的知道,要儘快的靠近唐軍才能避免唐軍的弩接連發射製造傷亡,前排的吐蕃士兵都是軍中較為勇悍的軍中銳士,他們都渴望建功立業,擊敗唐軍的封賞不言而喻,桑央嘉措將軍已經說了,不管是什麼身份,能夠殺敵一名獎牛一頭,殺敵五名地五畝,殺十人升百人將賞地二十畝銀五十兩,對於普遍貧困的吐蕃人來說,這就夠了。
吐蕃弓箭手的射程也能夠射到唐軍了,吐蕃一方的弓箭發射了,雙方的弩箭弓箭同時投入對方陣中,吐蕃這邊是第一次射到唐軍,唐軍這邊已經是第三次射擊了,前面幾排的弩兵射完這一箭之後迅速的將弩背到背後,拔出了手中的橫刀,和左右的戰友站在一起,後排的弩手繼續上弦準備射擊,戰鼓聲響起,一片整齊的鎧甲碰撞的聲音之後,唐軍前排的槍兵將長槍往前一架,鋒利的長槍形成了三排寒光閃閃的叢林。
長槍兵身後的刀盾兵舉起了團盾,上面陰刻的獅頭猙獰的向天咆哮,唐軍中有些士兵被吐蕃弓箭射中倒下了,但是這些倒黴的唐軍是極少數,精良的甲冑保護了唐軍,吐蕃弓箭手拋射的這些弓箭對於唐軍來說殺傷力差太遠了,不少唐軍身上帶著一兩隻吐蕃人的箭,但是輕輕的一晃動身體箭只就掉下來了。
吐蕃人的前鋒衝到了唐軍前面,連綿不絕的“轟轟轟”的聲音響了,然後就是慘叫聲,兵器鎧甲碰撞的聲音,兵刃戳進肉中砍到骨頭的聲音,連串的聲音如同被放大了百倍聲音的電影院中的感覺,隨後就是色彩,只有一個主色調,紅色,雙方士兵的鮮血立刻灑滿了大地,血淋淋的長槍從人的身體中抽出,帶出紅色,鋒利的槍尖被人血染成紅色,槍櫻阻擋了鮮血順著槍桿流下。這會令士兵握槍溼滑,拿不住槍桿。
吐蕃士兵的衝擊是兇猛的,士兵是捨生忘死的。也體現了最勇猛的一面,但是效果卻是出奇的差,前排的吐蕃士兵在第一次對撞中幾乎沒有一個活下來,唐軍的軍陣就像一道堤壩,直接擋住了洪水的衝擊,洪水看似兇猛,結果是堤壩巍然不動。
唐軍的長槍兵身上的鎧甲精良。吐蕃兵的武器除非是正好砍中擊穿薄弱處,如關節或者甲縫中,否則沒有對唐軍造成傷害。而衣甲根本談不上好的吐蕃兵被唐軍雪亮的三稜形槍尖的長槍一刺就是一個血窟窿,就算是穿了鐵甲的吐蕃軍官也是一樣,這種長槍的刺殺傷害非常的恐怖,立即就在吐蕃士兵中間掀起了血浪。
不過在前排的唐軍還是有人倒下。身後的唐軍士兵馬上補上位置。吐蕃兵的這股衝擊的浪潮沒有停止,吐蕃士兵前面的倒下了後面的根本來不及思考就又向著唐軍的槍陣衝了上來,少數活下來計程車兵是因為手中的盾牌擋住了長槍的刺殺,唐軍在嚴格的訓練中學會了不管什麼情況之下就是機械的刺殺,收槍然後再刺殺,沉重的甲冑和身後戰友的推力使每個前排的長槍兵不會被吐蕃士兵往後推倒,後面唐軍的弩手還在一刻不停的發射弩箭。
戰鼓聲響起,八名鼓手奮力的擂著戰鼓。三十面大鼓的聲音響徹整個戰場,彷彿無論什麼聲音都不能壓住這個前進的鼓聲。唐軍開始逆著吐蕃軍的方向前進,每進一步就是一頓,所有的唐軍都大喝一聲殺,萬軍對戰最關鍵的就是陣形,陣形不亂可以以少敵多,陣形散亂雖多而不能勝。
吐蕃軍在唐軍強勢的反擊之下攻勢頓時一頓,而且繞向兩側的吐蕃士兵發現唐軍的陣形也跟著拉長了,頓時正面抵住了吐蕃士兵的包抄,雙方都在往前頂,明顯更加有組織陣形更加嚴整的唐軍佔了上風,平均五名吐蕃士兵的倒地可能才會換來一名唐軍士兵的傷亡,吃不住勁的吐蕃軍在往後退,攻勢停頓了。
後面觀戰的桑央嘉措眉頭皺了起來,人數相差不到兩萬的正面對抗自己的軍隊完全處於下風,唐軍陣後的弩箭不停的發射,後面很多吐蕃士兵連前面的唐軍長什麼樣都沒看見就被弩箭一箭射翻了,這時吐蕃的弓箭兵已經和前面衝擊唐軍陣形的步兵分開了一段距離,他們還在奮力的射出手中的箭,不過超過十箭之後這些弓箭兵的體力耗盡,射出的箭恐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