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為了北疆的整體防務考慮,你卻總是找各種理由推脫,難道你就這麼捨不得手中的那點兵權,連朝廷的安排都不放在眼裡了嗎?”
劉辨也站起身來,直視著王肅,言辭懇切卻又透著一股決然:“王大人,我劉辨對朝廷忠心耿耿,所做的一切皆是為了北疆的安穩,為了大晉的江山社稷啊。您提出的這些建議,若是真的有利於邊防,我又怎會反對?可您不能不顧實際情況,僅憑一己之見就隨意更改我們多年來總結的經驗和既定的部署啊。”
營帳內的將領們紛紛附和劉辨,大家都深知劉辨所言句句在理,對王肅的胡亂指揮早已心懷不滿。王肅看著眾人,臉色一陣青一陣白,他惱羞成怒地說道:“好啊,你們這是要集體抗命了?我定會將此事如實稟報朝廷,讓朝廷來評判是非對錯,看看這北疆到底是誰說了算!”
會議再次不歡而散,劉辨望著王肅離去的方向,心中憂慮萬分。他知道王肅一旦向朝廷稟報,定會添油加醋,而朝堂上本就有各方勢力虎視眈眈,想要藉此打壓自己,如此一來,自己怕是會陷入極為不利的境地,可他又不能眼睜睜看著北疆的防務被王肅這樣折騰得千瘡百孔,當下陷入了兩難的抉擇之中。
暗中較勁,局勢危急
此後的日子裡,王肅和劉辨之間的矛盾並未緩和,反而在暗中愈發較勁起來。王肅頻繁地給朝廷寫信,羅列劉辨的種種“罪狀”,說他恃功自傲、違抗軍令、結黨營私等等,試圖讓朝廷對劉辨嚴懲不貸;而劉辨則一邊繼續堅守自己認為正確的軍事部署,一邊也向朝廷上書,詳細闡述北疆的實際情況以及王肅那些不合理建議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希望朝廷能明察秋毫,不要被王肅的片面之詞所誤導。
可朝廷那邊,收到兩人截然相反的奏報後,各方勢力又藉此大做文章。成都王司馬穎力挺王肅,要求嚴懲劉辨;河間王司馬顒則在一旁煽風點火,想讓局勢變得更加混亂,以便自己從中漁利;朝中那些正直的大臣們雖想為劉辨說話,但在這複雜的局勢下,也是有心無力。
北疆這邊,士兵們人心惶惶,不知該聽從誰的命令,原本團結一心的邊軍內部出現了裂痕,軍事訓練和防禦工作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而外族得知了西晉北疆內部的矛盾後,開始蠢蠢欲動,頻繁在邊境進行試探性的侵擾,整個北疆的局勢變得岌岌可危,彷彿一座即將崩塌的堤壩,隨時可能被洶湧的潮水沖垮,而西晉王朝也在這北疆的動盪中,再次被拖入了更深的危機之中,未來的命運充滿了未知與絕望,讓人揪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