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史記載,真正的大明宣德爐所用之銅是從暹邏國而來,共31650斤,製作的工匠們又在其中新增了黃金640斤,白銀2880斤,後來一共才製作了3000件器物。在這批器物的製作過程中,對銅的鈍度要求是比較高的,經6煉或12煉才得以鑄制呢。”
說起專業知識來,劉宇浩自然能做到張口就來,滔滔不絕,雖然在此以前劉宇浩也沒機會見識過真正的宣德爐,但這並不妨礙他從齊老爺子的眾多著作中學習到最專業的理論知識。
兄弟姐妹老少爺們!將軍欲哭無淚啊!大家有空的時候幫忙看看可憐的貴賓和pk票吧!將軍不會像有的人一樣拉自己的朋友或親戚來幫自己投票,可將軍也實在沒想到咱們的《法眼》居然會混到這麼慘淡的地步。
訂閱很高,票票很少,這就是《法眼》現在的尷尬境地,抹把鼻涕水!
第0179章 有變化
劉宇浩在不經意間隨手拿起桌邊的一塊純棉布頭擦拭著手裡的宣德爐,看著宣德爐滿身的斑駁鏽跡,劉宇浩的心都是痛的。
這麼一件國之重器就這樣被人們無視,隨意丟棄在垃圾池子裡,要不是因為被劉宇浩偶然發現,估計宣德爐的下場很有可能是被村民或者方嬌蕊的父親他們拿去仿製他們所謂的工藝品去了。
如果真的成了那樣,這將是一件多麼具有諷刺意味的事情,劉宇浩不敢想像在此之前還有多少真品就像這樣被愚昧的村民們投入他們的風爐中。
在劉宇浩不停的擦拭中,他手中的宣德爐漸漸恢復了原有的厚重感覺,事實上宣爐中只有顏色是一般爐品所偽造不來的,爐色看來黯淡無奇,但是卻隱隱透出奇幻的光彩,彷彿是柔膩而膚觸的活物般,如果逼近來看,好像是肌膚一樣的鮮活。
看著手中的宣德爐,劉宇浩會心的笑了,他知道宣德爐特有的神奇之處,若用溫火燒煉,爐色就會幻化成絢爛多變的色彩。
當然了,很多人在家中視若珍寶的所謂宣德爐基本上都是贗品,大部分藏家手中的爐外表看來雖然比劉宇浩現在手中的這個更加光彩奪目些,但是實際銅質的膚理卻是乾槁而缺乏柔潤的光澤。
不過在沒有真正把宣德爐“養”出來之前,秦衛先他們是看不出其中的玄妙之處的,其實這也不怪秦衛先,如果劉宇浩沒有八錦異能之術幫助自己也不可能在回收的廢舊古銅中發現這個寶貝呢,方老爺子日夜都在這裡生活不也是一樣都眼前之事無動於衷嗎。
“宇浩兄弟,銅粉經過六煉或十二煉就能製成宣德爐所需的原銅嗎?”
秦衛先瞪大眼睛看著劉宇浩,心中暗道:“現在的冶煉技術對於人類來說已經非常簡單了,如果大家都能用這種方法提煉出同等質量的原料,那仿製大明宣德爐看來也不是什麼難事嘛。”
劉宇浩撇了撇嘴在心中暗自偷笑著,明明眼前就有一個如假包換的宣德爐,可秦胖子硬是沒把注意力轉移過來,還在一門心思的想著別處。
“秦大哥,那時候從暹邏國進口的是銅礦粉而不是銅材,經12煉之後只得四成,這些完全能說明原料的優劣,何況明朝前期的冶煉術,還只能冶煉銅合金,不能還原銅合金,就是現代溶爐冶煉技術,要把某些元素從溶液中分離出來也還是很困難的。”
雖然有些專業知識系統講起來很複雜,一時半會之間秦衛先也未必就能聽明白,但劉宇浩還是耐著性子給秦衛先解釋其中的玄機。
“宇浩哥,山西那個大學教授還說,經過他鑄治的風磨銅分子緊密,絕對是原汁原味的大明宣德年間的風磨銅的翻版呢。”
方嬌蕊笑著露出幾顆小兔牙,這會的劉宇浩在這姑娘的眼中不光是那個高大帥氣陽光的同齡人了,恍惚間方嬌蕊甚至覺得眼前的這個學識淵博的英俊男生似乎是自己一直在尋找的心靈歸宿。
劉宇浩開始還沒搞懂方嬌蕊為什麼會有這麼一說,忽然一道靈光閃過笑了笑,劉宇浩明白了,這些話一定是方嬌蕊的父親在方老爺子面前提起的,方嬌蕊當時也在現場聽到過,現在不過是轉述一遍罷了。
“哼!我看那個教授純粹就是扯淡,宣德年間是沒有先進的冶煉工藝的,那時沒有轉爐,沒有富氧吹煉,沒有反射爐,因此要得到比較純的銅必須重複一個步驟,至於什麼傳說中的銅經12煉後,銅分子會緊密,更是無稽之談,如果像那樣說,我們也拿銅煉上120次,分子密度會達到金的密度嗎?那就黃銅變成金了?”
對於一些沽名釣譽的所謂的教授,劉宇浩向來是不屑一顧的,真正的做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