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勝路、中山路、環湖路、沿江路,她步履匆匆、顧盼生情,將那流逝歲月的蹤跡來尋覓。
如果沒有變遷的時代沒有開明的家庭,她原來只屬於烹飪與女紅。章家大女上了京都女師大,讓二女讀畢小學,亦要鍾愛的三女進了省城教會學校——寶苓女中。西化的教育,數理化體音美的濡染,給她年輕的心田拓寬了一扇明窗。而北伐戰爭隆隆的炮聲、舉著標語高唱“打倒列強除軍閥”萬眾一心的遊行又燃燒起少女原來恬靜的血液
夜中的百花洲迷離虛幻,蘇雲卿的菜圃和蔣介石的行營混沌難辨。
她鬼使神差般進到湖畔的心遠中學。這葬著孔子弟子澹臺滅明的校園,眼下成了臨時難民收容所。到處是南腔北調扶老攜幼的人們,到處是佈滿塵垢和恐懼的面孔,到處是飢餓的哭泣和病痛的呻吟,到處是對故土的思念和喃喃的述說
她窒息了。她逃也似地來到籃球場的冬青樹旁,哦,球場上也東倒西歪著流離失所的人們,一樣呻吟啜泣。老(亻表)給我
淚水矇住了她的雙眼,老(亻表)
明燦燦的天高雲淡的秋日。明燦燦的灑滿金色陽光的籃球場。明燦燦的生龍活虎的操著南腔北調的健兒們。
江西省青年服務團設在心遠中學,從東北、平津、寧滬流亡而來的大學生們,有傷感頹喪,但更多的是勃勃朝氣和樂觀奮發的勁頭,不遺餘力地進行各種抗日宣傳活動。其時,她在省抗戰後援會幫忙,有事來服務團,一進大門就感受到熱烈明朗的氣氛,她的腳步不由得輕鬆起來,手也情不自禁撫著矮矮的碧綠的冬青樹葉。
一隻籃球飛過冬青樹叢,在鵝卵石的小徑上跳騰幾下後,就要擦過她的身旁,一時興起,她一個跳躍,接住球,小徑上已奔來一男子:“喂——老(表)!給我!”
熱切、開朗、隨和。她有點尷尬,旋即將球很瀟灑地輕擲過去。
男子接住,很讚賞地對她一笑:“謝謝,老(亻表)。”又奔向球場。
她在這一瞬間看清了這男子,白布襯衫,兩根吊帶的西裝褲,頭上戴頂鴨舌帽,帽簷下的眼睛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