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幾年?前腳雲賊伏誅; 後腳義軍就亂了。
李家先出事,跟著包家也出了事。伍家現在看著還好,現在也龜縮不出了。
對他們這個城來說; 好處就是沒什麼人來要糧要人了。
董瑞趁機給兒子上課:“凡是大家族要敗,從裡頭敗起來是最快的。子孫不肖,兄弟之間相爭起來,多大的家業也要完的。”
李家相傳是李家老二有壞心眼; 先害了李家老大; 後來又害了老三,然後李家就剩他自己了。可李家丟了濱河; 也丟了義軍中的位置; 更丟了家聲與風骨。
包家也是如此,包蒸跟妻家有隙; 結果竟被妻家所害; 死得實在是冤枉。縱使有義子替他報仇; 失去包蒸一脈,包家也是元氣大傷。
董誠既聽得心驚,又有些不理解,都是大家族,以前幾百年了都沒事,怎麼突然就敗了?
董瑞活得久,見得多,對李、包二家的事有一些體悟。
他嘆道:“這是因為風氣壞了,人心就容易變了。”
董誠聽懂了,有一點懂,但更多的是不懂,他更是不相信就因為沒有皇帝了,就能造成這麼大的危害?
董瑞道:“以前天下沒有人想過要去推翻皇帝,自己當皇帝。想都不敢想。現在連皇帝都不行了,那還有什麼是不能做的呢?”
父子二人正說著話,齊藉求見。他要辭行了。
齊藉道:“外面世道越來越亂,我擔心家裡父母親長。”董瑞喜歡孝順的孩子,聞言點頭道:“你這樣做才是對的。”
他替齊藉準備了盤纏,還送了他車馬,好叫他回去的時候不受罪。還想託人看能不能尋幾個壯士護送齊藉回家鄉。
齊藉出來半年,基本就是窩在董家過好日子,受董家照顧,他也想報恩。
他對董家父子說了一番心裡話。
“叔父若是不嫌小子,小子有一番話想對叔父講。”齊藉道。
董瑞挺喜歡齊藉的,覺得他聰明,還把董誠也給帶聰明瞭一點。
他還是從鳳凰臺來。
董瑞點點頭:“你說。”
齊藉說,眼前這世道是亂了,以後只會越來越亂。
義軍已經算是相當有禮的人了。畢竟頂著大義的名頭,不好明目張膽的幹壞事,來借糧要人也沒有強搶。
但以後再來的人就未必這麼好了。董家只有董瑞和董誠父子兩人,其餘親戚都遠了,有事也幫不上什麼忙。家裡的錢不算多,人不算多,如果來一夥強人惡人,董瑞和董誠父子可能就會沒命。
董瑞聽到這裡,臉色已經變得越來越嚴肅了。
他近來確實是越來越擔心了。
“可是,我們沒有強鄰,城中也無巨財,又要到哪裡去求援呢?”董瑞嘆道。
有強鄰可以依靠,有巨財可以請人來保護他們。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