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66部分

這一段的江面變得燈火通明。

徐茶和姜武的幾個世家出身的親信驟發詩興,乘舟在停在江面上欣賞這難得一見的美景。

徐茶感嘆:“此景得見,今生不虛也。”

江船往來不絕,一直到早晨仍有江船來回。

先到計程車兵已經開始運送糧草與武器,隨軍匠工也開始建造碼頭,探馬已經探明附近六十里內的情形。

姜武沒有繼續停在這裡,他帶著大軍繼續向前,留下親信督造碼頭,把守關口,探明江岸附近水土,建造驛站、渡口與軍營。

為了避免有城池會發現此地的情形跑來打口舌官司,他還留了兩個擅筆擅口舌的親信。

這兩人感嘆自己“幸運”,剛落地就不必走了,想回江南都比其他人容易得多。

“諸位慢走。”二人拱手相送其他同屬同僚。

其他人也嘻笑怒罵,與此二人作別。

徐茶在旁看了只覺得有趣。他想不到姜武一個粗人手下竟然有這麼多世家子弟追隨,而且不止是魯人,鄭、趙、魏人都有,還有大梁世家子弟。

可見此人胸襟廣闊,不以門戶鑑人。他手下的粗漢與士子竟能和睦相處,也能看出他的為人。

大軍繼續向前。徐茶跟得很辛苦。他沒料到姜武帶兵竟然一路快行,騎兵倒罷了,步兵全都靠兩條腿一路跑著跟上。

但姜武半點不擔心步兵們跟不上,或是體力消耗太大令士兵疲憊。

士兵們也不以為苦,拖槍扛刀,撒開兩隻腿跑得飛快。跑起來也沒什麼隊型,只是跟著前頭高高豎起的鳳鳥旗,不會跑丟就行。

倒是徐茶坐在車裡跑得顛,騎馬跟著又磨得大腿屁股痛。

等遇到村落或小鎮或商隊,士兵們如下山之虎,嗚嗚嗷嗷的就撲過去了。

徐茶大驚失色!連連催促馬車加快速度!等他千辛萬苦跑到最前找到姜武告完狀,士兵們已經回來了!個個滿載而歸!

等停下來後,徐茶義憤,前去勸誡姜武要做仁義之軍,要約束士兵!

“軍為利器!將軍就是這刀鞘,要知道何時該收鋒歸鞘,不令士兵傷人!”姜武聽完點頭:“先生之言乃是良言!我必細思!”

徐茶鬆了口氣,以為說服他了。

結果越往內境走,士兵們“發狂”的次數越多。姜武絲毫不加約束!

徐茶氣怒,待要再去勸,被其他人勸阻。

這些都是世家子,雖然以前不曾相識,現在也有了同路之誼。

徐茶憤怒:“爾等因何不勸?!”其他人連連道:“勸過!真的勸過了!”

“勸不動啊!”

“將軍以前說過,兵乃兇刃,不能失了血性。他乃狼頭,不能不叫狼吃肉喝血。”當然這是美化過的,姜武以前說的是“就是來殺人的,怎麼能不讓他們殺呢?”

“他們願意跟著我就是為了好處,怎麼能不讓他們搶呢?如果在我這裡沒有好處,他們就跑了。”

一開始自然有人受不了。

現在留下的都是能理解姜武的。

甚至他們曾經議論過——這也正是公主“養”軍的做法。

公主正是這樣培養將軍的。

她要的就是一群惡狼,一頭猛虎,一柄兇刀。

比起徐茶和鳳凰臺上的人,他們這些一路跟隨將軍從魯國到鳳凰臺來計程車子反倒更能看清公主的本來面目。

此時他們再看徐茶,不由得也生出了逗弄的心思,一個個長吁短嘆,有的還當場拭淚。

徐茶被他們一哭一嘆,義憤的心倒是消減不少。又過了一段時間,當他冷靜下來後,用另一種眼光再去看姜武的行事,不得不承認:這其實是最適合這個將軍的。

他的粗莽反倒是最利於他的。

因為真要講起仁義來,他的出身就令他失人一籌。無形中就落於下風了。

他不講仁義,以粗莽為護持,倒是立於了不敗之地。

沒有人再能以仁義來指責他不夠仁義。

——因為他本來就“不懂”啊!

五日後,他們遇上了第一撥巡邊城衛。

自然立刻就被拿下了,問清來路後,得知是臨安城的城衛,姜武就讓人去客氣一番,收剿其武器,背縛其手,帶在隊伍後面,不打不殺,就這麼帶著走了。

等再遇上巡邊城衛,照例問清是臨安城的,也是如數拿下。

遇上第三撥時,他們距離臨安城已經只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