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手把魯國公主送上皇后之位,把小太子送上太子之位,這樣對皇后和太子有大恩的他,理所當然就是鳳凰臺上最有權勢的人了。
徐公老邁,等徐公去後,肯定是以花大將軍為首啊!
沒人懷疑花萬里做不到。哪怕他的人望比不上徐公,在鳳凰臺下有許多大人都比他更有名,但他有兵啊,花大將軍的威名能止小兒夜啼。這樣一個兇名在外的大將軍,誰要是膽敢阻攔,只怕要問問他身後的花家軍了。
家將們也向花萬里提議,現在他們已經有了這麼多的“支持者”,可以向鳳凰臺說話了。
當然,皇帝是不管用的,但是可以逼問徐公和朝陽公主等人。
他們現在手裡有魯國公主和小太子,還有天下人的支援。現在天下人都知道魯國公主生了小太子了,難道徐公等人還能裝著不知道?
放任此事繼續流傳下去,可是會對徐公等人的清名造成傷害的,天下人也會誤解陛下和徐公的。
畢竟,魯國公主為什麼會在有了小太子以後還不能歸國?是不是徐公等人不願意陛下有子呢?
這種猜測對一個大臣來說是致命的。對享譽天下的徐公來說,同樣是致命的。
最好的做法當然是立刻迎回魯國公主和小太子,冊立魯國公主為皇后,冊立小太子為太子,方能安定天下百姓。
家將們認為就是魯國公主也不會拒絕這個提議的。她生下小太子,難道不想當皇后?不想讓小太子當太子嗎?
花萬里十分緊張,他擔心公主會認為他自作主張。但家將們和府中的人日日都盯著他,他拖延數日後,大家都百思不解,就連家將也不明白他為什麼不願意去與魯國公主談一談呢?
這明明是一件對他們都好的事啊。
況且,魯國公主如果不是想讓世人都知道小太子的事,為什麼新年要帶他出來呢?
花萬里萬般無耐之下,只好再次求見姜姬,並試探了她。
不料,姜姬當即答應下來,並催他趕緊多召集人,現在的人哪裡夠呢?既然要給皇帝啊、朝陽公主啊、還有徐公等人制造壓力,人是越多越好!
一定要多拉一些人壯聲勢才行!
花萬里茫然的出來,回到府中,如此這般一說,底下人都鬆了口氣,旋即歡欣鼓舞起來!
紛紛“答應”花萬里,這就回去召集親友,勢要把這件事召告天下!
讓天下人都知道,花大將軍要送小太子還朝了!
花萬里:……
花萬里臉色慘白,如墜深淵。
河谷當然也得到了訊息。
雲重前腳接到雲青蘭讓他除掉魯國公主與小太子的口信,還不明白為什麼父王會下這個命令,後腳就從商人那裡聽說魯國公主生下了皇帝的兒子!養得老大了!今年還帶出來一起祭祀了呢!
雲重:哦,這個我知道了。
不多時,河谷世家也紛紛遞信給他。
——聽說魯國公主有一個陛下的孩子。
——聽說公主城有個孩子是陛下的。
——聽說魯國公主當年是懷著孩子被趕出鳳凰臺的。
雲重聽得多了,也開始覺得這確實是一件大事。雖然他不明白這跟他們雲家有什麼關係,但他想起父王的囑託,說不定還是應該殺了魯國公主和這個小太子?
畢竟雲家也曾經想當皇帝,雖然現在雲家退而求其次成了諸侯王,但皇帝那個樣,想也知道不用擔心他會報復雲家。父王一直關著那些人,等他們都死了,更不會有人想報復雲家了。
可皇帝的小太子日後長大了,他會不會報復雲家呢?
他覺得魯國公主死不死不重要,小太子還是該殺的。
跟著新的訊息傳來,這回是“請”雲重一起共襄盛舉,送皇后和太子還朝。
畢竟“慶王”在聖旨之中是皇帝的鐵桿心腹,這鳳凰臺上誰都會害未來的皇后和小太子,唯獨慶王不會!
慶王一定會是魯國公主和小太子最堅定的支持者!
所以,雲重就見到了好幾撥來“說服”他的義士。
義士說:“到了那日,還望大王能站在公主與小太子這一邊,當殿質問奸臣,為何不顧公主身懷龍裔卻將她趕出皇宮?為何直到公主生下太子仍不將他們母子二人迎回鳳凰臺?到底是何居心!”
雲重心驚膽戰!
雲家將皇帝、朝陽公主、徐公等殿上公卿全都關在鳳凰臺。
這種事如果被天下人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