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個齊天大聖行者,耍開棒子,在白馬前使將大本領。 上三下四,左五右六,前七後八九中宮,按照那六韜三略,舞起驅魔神通。 六韜分為文韜、武韜、龍韜、虎韜、豹韜、犬韜六部。 六種陰謀及三種謀略,是從四面八方天地匯聚的精華所得。 棍影重重,熾光沖天,剛烈之氣令方圓十里的陰氣一蕩,轟!金箍棒直升百丈高,金光乍現,陰氣盡散。 真是六韜三略究來精,胸中藏戰將,腹內隱雄兵,謀略敢欺諸天萬界神,妖魔鬼怪豈能敵天能,大聖略施小功鬼神驚! 唐三藏在馬上望之,精神大震,心寒盡去,眉開連連笑贊:“吾徒神勇,寰宇少有,俗世難尋!” 大棍剖開一條千尺巨大深淵,險些兒唬死那些小怪妖物。 銀角大王吞了一個口水,魂振魄離,失聲叫道:“早就聽聞那孫行者大聖赫赫威名, 猴身乃是至剛霸體,今日得見,才知道勝名之下無虛士!” 一眾小怪上前勸導:“大王,晦氣吔! 別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你誇一個毛猴子幹啥?” “咄!那潑猴他神通廣大,那唐僧吃不成了,容易磕崩牙齒!” 眾怪不服氣叫道:“大王,是你沒手段罷了, 等小的們幾個去回報與大大王,讓他點起本洞千兵百將,擺開車輪戰大陣勢, 同心合作,耗也耗死他一個不足百斤的瘦猴兒,怕他有個鳥兒?” 銀角大王搖頭道:“不要說傻吊痴話,他那條哭喪棒,出即披麻,收即戴孝。 本人亦有萬夫不當之勇,我洞中只不過是區區三幾千兵馬,怎敵那棒一掃? 當年十萬天兵天將也不能把他打殺!” 這等勇猛?眾妖倒吸一口涼氣,氣勢不由一滯:“大王,如你這等說法,唐僧肉吃不得,還將豬八戒錯拿,是不是把他送出來?以了此事?” “錯拿?不,先把它浸泡著,浸乾淨再說。 唐僧那肉香噴噴不吃就後悔了,千年等一回,機會難逢,不過要穩,眼下先不要動手。” “大王!大王!難道要等上個三幾年時光麼,黃花菜都涼了?” 銀角大王笑道:“那用幾年?陰謀唐僧的肉來分食,需要點智力,只可徐徐善圖,不能急急惡取。” 眾小妖道:“大王計之安出,可用我等從旁協助?” “不用了,爾等各回本寨,不許報向大哥知道。若是走漏了風聲,定斬不饒!” “諾!”一眾小妖小怪應聲掩旗按鼓散了去。 他化風跳下山來,在山邊小道之旁,搖身一變。 忽地出現一個年老的道人,他頭戴星冠,蓬鬆鶴髮。外披羽衣,外圍繡帶,足下雲履點綴黃棕絲。 目朗神清如仙客,身輕體健似壽星。 說甚麼清規牛道士,也強如戒律券先生。 他往大路旁邊一躺,扮做一個折腿的道人,腳上血淋淋津津汨汨的,口裡淨哼唧哼的:“救命!救命吶!有沒有人啊……” “長老,救命啊!” 唐三藏耳朵一動:“善哉!善哉!奇哉,怪哉? 這曠郊野嶺,四下五里難見村舍人家,是甚麼人在呼喚?莫非是虎豹狼蟲唬人來?” 唐三藏一扯韁繩兜回俊馬:“誰在說話?出來吧。” 這道人從草荊裡爬出,在唐三藏馬前,使頭乒乓的猛磕頭。 唐三藏一向是個爛好人,見他是個年紀老邁的道人, 同情心氾濫,連忙滾鞍下馬攙扶道:“老先生,請起,請起。” 道人嘴角抽搐直呼:“疼疼疼!” 唐三藏急忙放開了手,見他腳上正在飄血,驚問: “老先生啊,你何處的人?尊足傷勢如何造成的??” 銀角大王沉浸式演技上身,虛假捏造事實:“長老大法師,老道是清幽觀宇道士,離西不遠處。” 尤典青雖然沒有金睛火眼,可以一目辯妖氣,不過,他見多識廣。 單憑事出反常必有妖,人若反常必有刀。 這兩句古話便可以看到其中的隱匿著古怪。 他不動聲色,只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唐三藏又問:“那就可奇嘍,你本應在觀中侍奉香火,演練念背經法,一人在此閒行,難道是去拜祭仙人?” “長老有聽不知,前日山南里有戶人家,邀貧道來求多子多福,我師徒二人一早趕路而行。 行至深溝密林處,忽遇見趴在路邊一隻斑斕猛兇虎, 一口將我那小徒兒銜去,貧道亡命奔走, 一跤跌在亂坡之上,又滾下山來,因此傷了足,難以獨自一人爬回觀裡。 天見可憐,我命不該絕緣,得遇大法師。 乞懇師父大發慈悲,施以援好。 到了觀中,貧道就算是去街上插標賣首,酬重金,也一力重謝活命深恩……” 三藏聞言,心善耳根軟的他,馬上相信了:“老先生,我是和尚,你是道人,衣冠不同,修行大同,佛本是道吶。 我若見死不救,豈是出家人所為?若是救你,你這腿腳受傷怎麼走路?”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