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剛好趕上天兒變冷,李制臺亦須得注意身子才是。”慈禧太后道。
“是。”李鴻章道。
慈禧太后又問了些直隸境內的事,李鴻章一一作答。隨後雙方又說了幾句閒話。就在李鴻章以為覲見結束,準備告辭時,冷不防慈禧太后問了這樣一句:“我聽說,李制臺和福建巡撫林義哲交厚?”
“皇太后說的是,臣與林義哲乃忘年之交。”李鴻章道。
二百七十七章忍無可忍
“林義哲之妻陳婉為臣老師曾文正公之義女,臣為曾文正公門生,是以相識。曾文正公頗能識人,對林義哲極是讚賞,稱其日後必成大器,以目下觀之,老師所言不虛。”李鴻章接著說道,“臣與林義哲見面不多,亦是極說得來,是以平日裡也時常通訊。”
“噢,如此說來,林義哲與你也算是親戚了。關係自然比平常人近些。”慈禧太后點頭道。
“林義哲年紀雖輕,但學貫中西,見識非凡,臣與之通訊,常有心得。”李鴻章道,“實是我大清年輕俊彥中不可多得之能員。”
“這一次科道言官參劾林義哲的事,想是你也知道了。”慈禧太后看著李鴻章,笑著說道,“你既與林義哲交厚,怎地卻不見你為其上摺子辯爭?”
“皇太后皇上聖明,林義哲為人如何,皇太后和皇上早已知曉,何須臣多言?”李鴻章微笑著回答道,“不管外間議論如何,皇太后皇上自有聖斷。”
聽了李鴻章的話,慈禧太后面露微笑,轉頭看了慈安太后一眼,慈安太后也是含笑點頭。
“這件事兒,我還是想聽聽李制臺的說法兒。”慈禧太后笑道。
“臣不敢妄言。”李鴻章恭敬地答道,但腦子裡已然琢磨好了說辭。
“李制臺但說無妨,我想看看,你想的是不是和皇上一樣兒的想法。”慈禧太后道。
“回皇太后的話,臣以為,林義哲生性至孝,未為姑母守制,是怕誤了國事。而現下彈章紛上,交口一詞責他,他必然會自行上表請求為姑母守制。”李鴻章道。
“可是他要真的守制,朝廷允准的話,勢必要開去一切差事,那船政福建臺灣的要務,又要另委他人,只怕未便如他這般得力。”慈禧太后嘆了口氣,道。
李鴻章何等聰明,立刻便從這句話判斷出了慈禧太后的心意,他趕緊打蛇隨棍上的把準備了許久的說辭拿了出來。
“皇太后忘了,林義哲本是閩籍,在籍監理,不為奪情。蓋船政及臺地開撫皆為要務,不可遽然換手,皇太后皇上可令其在籍辦理,可謂兩全之計。”李鴻章說道,“昔年船政創立之初,左宗棠舉薦沈葆楨總理船政,適值沈葆楨高堂去世,左宗棠請朝廷留沈葆楨‘在籍監造,不為奪情,久司船政,正可以侍養慈親’。有此先例可循,如此處置,亦可平息外間物議。”
“原來如此,我想起來了,是有這麼檔子事。”慈禧太后點了點頭,隨即吩咐道,“劉誠印,你這就著人去軍機處傳我口諭,去把左宗棠的這本摺子翻出來。”
“嗻!”劉誠印說著,衝李蓮英點了點頭,李蓮英會意,趕緊帶著幾個人出了大殿。
看到慈禧太后立刻要看左宗棠的這道摺子,李鴻章的心裡充滿了對左宗棠報復的快意。
他忍了左宗棠這麼久,今天總算是好好的出了一口惡氣。
1868年1月,李鴻章的馬隊在山東剿滅了賴文光、任柱所部的東捻軍主力,任柱被殺,賴文光隻身逃到揚州被俘。1868年8月,西捻軍張宗禹部在魯西北陷入李鴻章的重重包圍,全軍覆滅,張宗禹渡徒駭河不知所終,一說投河而死。肆虐北方的捻軍至此被完全平定。戰後論功以淮軍居首,李鴻章因此榮升協辦大學士。原本氣量就不大、且對政敵平步青雲早已“羨慕嫉妒恨”的左宗棠顯然不想看到李鴻章如此出風頭,因此就沒事找事的無端懷疑李鴻章所言張宗禹投徒駭河自殺而死的說法,認為張宗禹依然在逃,遂率軍四處進行搜捕,當然是一無所獲。但是左宗棠如此空穴來風、存心挑釁式的舉動令之前對其再三容忍的李鴻章也忍無可忍。李鴻章作為曾國藩的學生,一直奉曾國藩之教誨為圭臬,又因左宗棠年齡長李鴻章十一歲,所以即使與左宗棠話不投機,李鴻章也較少衝動行事,不和左宗棠一般計較。為此,曾國藩曾特地寫信讚揚李鴻章:“閣下不與左帥爭意氣,遠近欽企”,但那一次,李鴻章心中實在是氣憤難平,他在寫給恩師曾國藩的信中毫不客氣的直稱左宗棠是“阿瞞本色,於此畢露”。
雖然李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