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反而又有些不甘心了。猶豫了一會兒,終於還是一邊策馬,一邊囁嚅著問:“元帥,我們不管風將軍了?”
因為盧東籬的臉色太難看,所以,他問話時沒敢正視盧東籬。然而,他也一直,一直沒有聽到回答。
或許盧東籬回答過了,只是風太急,心太涼,驕陽太熱,他太慌,所以,並沒有聽見。
盧東籬回到定遠關,通報變故,三軍將士,無不震驚。然而盧東籬自己卻沒有任何多餘的時間,留給自己或其他人去傷感憤怒。
他迅速吩咐三軍備戰,準備城防用具,又派出數位將軍,各領人馬,以漠沙族人為嚮導,深入沙漠,搜尋可能已經沒有什麼希望找到的戰後餘生者。
然而,他既沒有自己親自領人去尋找,甚至也沒有派出足夠多的隊伍。全部派出的人也不過五隊,每隊不過數百人,而且還帶足了替換的馬匹,得到的叮嚀是,萬一發現敵人勢大,又正好狹路相逢,不必硬拼,盡最大可能安全逃回定遠關便是。
這種安排之下,到底能有多少機會找到生還者,基本上大家都沒存什麼希望,不過是盡人事罷了。
然而誰也不能更不會對大帥的安排提出什麼異議,大家都只是無聲地默默執行,只是在神色和眼眸中,或多或少,流露些許悲痛之意。
盧東籬回到定遠關就沒休息過,他迅速做出安排,督促所有的戰備工作,等到略略有閒,可以走上城樓遠眺時,派出去的搜尋隊伍早已連影蹤都看不見了。
他靜靜站立城頭,王大寶和小刀都盡忠盡職地護衛在他的身側。
雖然因為他搜尋風勁節不是太盡力,而讓兩個親兵首領心中都暗常微詞,不過兩人倒也明白軍中規矩,既然已在戰時,就絕不敢對主帥的決定作任何非議。
只是,心頭,多少還是有些不平的吧。
明明,是那麼好的朋友,明明一直那樣倚重風將軍,明明昨天驚變之時,他還曾親口對風將軍說過,願意死在一起,可是……
盧東籬手按著城樓上冰冷的磚石,那冷意就從指尖,一直傳到了心間。就在一天前,他還親口對風勁節說,我願意與你同死,而現在,他甚至不肯出全力去搜尋風勁節……
丈夫輕生死而重一諾,可對他來說,那樣的承諾,卻也只是一時衝動下,不經思索的脫口之辭罷了。
這是他第一次真正面對戰爭,又是在猝不及防的情況下,遇到完全不可能戰勝的強敵,那個時候,根本不能做真正於事有益的思考,所有的回答和應變,都不過是本能,那樣的生死一諾,原來,也不過是衝動罷了。
他用左手撫在心口處,有些悲涼地笑了一笑。
這樣愚昧無能,衝動任性,這樣臨陣慌亂,應變無力,這樣的人,真的能守得住這座邊關重鎮,護得住身後萬千百姓,千里家園嗎?這樣的人,值得風勁節,那樣的相護相托,以性命相救嗎?
非得要等到長風漸漸把發熱的頭腦吹得冷下來,才知道自己的錯誤有多大多嚴重。
陳軍無聲無息而來,定遠關全無防範,若再讓人把主帥重將,或擒或殺,至使軍心散亂,群將無首,又哪裡還有抵抗之力。到那時,陳軍輕易攻破定遠關,千里劫擄,無數百姓流離失所,無數軍民血流成河的舊事,又當重演了。
在那一刻,愚昧地不能認清形勢,忘記了自己是定遠關的主帥,忘記了自己費了無數心血,為的,就是在如此艱難的時局之中,為國家守住這最最重要的門戶,忘記了那個有清風,有明月,有美酒,有熱血的夜晚,他與風勁節在定遠關士兵們的小小院落裡,在長歌盡醉之後,為彼此的前路所做的決擇和捨棄。
然而,風勁節沒有忘,所以他微笑著說不願共死而擊暈送走的,不是一個可以和他生死與共的朋友,而是定遠關的主帥,而是在必要時,必須,也應當以性命相護的人。
這是軍人的職責,風勁節不曾忘,而盧東籬也不該忘。
盧東籬的笑意越發慘淡。他甚至不能為搜尋風勁節而更加盡力一些。誰也不知道陳軍到底來了多少人,除了伏擊他們的軍隊,是否還有別的大軍,而因為趙國一向不重武事,定遠關的駐兵,人數也不過兩,在敵情未明的狀況下,他絕不能讓定遠關軍力空虛,因此可以為風勁節調動的人馬,實在太過有限。而且,還必須要求他們一遇變故,立求自保,絕不打硬仗,如此一來,風勁節又還能有多少生機。
只是,為了國家,為了大局,為了太多太多,似乎是很重要很重要的理由,所以,捨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