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領著身後的家丁漸漸圍住了後方,李世民也慌忙調轉馬頭策馬去追,幾支羽箭射過去,將將射倒了幾隻,卻還是有幾隻跑出了圈外。
幾個皇子去追,有些為了攻擊已然跑出了圈外,只是以太子李承乾為首,眾位皇子中箭術能過皇上的寥寥可數,此時的李恪李佑被圍在了中間,一時衝不出來。
眼見著那幾只小鹿就要離開了射程,李恪用力一勒馬韁,一聲嘶吼的馬鳴破空而至,只見那矮小的黑馬縱身一躍,將將越過了一人多高的侍衛,步履輕快,疾行如電。
李恪彎弓搭箭,一支雪白的羽箭如流行當月,瞬間射穿了梅鹿的喉嚨,一隻,兩隻……
那絕美的身影望在紫萱的眼裡,竟是那般的熟悉……
就是這樣一個身影,曾經以這樣的姿勢,在李承乾的身前救過她一命,往事如煙,此時安靜的在她眼底緩緩飄過,黑色的小馬縱身一躍,馬蹄將將落在了圈地的邊緣,不遠處,幾隻小鹿全然深陷在一片血泊之中,沒有一隻漏網之魚。
諾大的一個狩獵場一時寂靜無聲,整塊空氣彷彿凝固了般,安靜的可怕,卻見楊妃娘娘緩緩站起了身體,紫萱輕輕的拉了拉東珠,去告訴楊妃娘娘切莫輕舉妄動。
皇上正待叫好,卻見李泰三下五除二的跳下了馬背,滾圓的眼珠直瞪著李恪,“那是父皇看上的獵物,你也敢搶,豈不是與父皇爭搶天下,真不知三哥此番,到底是何居心?”
紫萱緊握著酒杯的雙手微微一晃,酒水已然灑了一身,這魏王忒也過分,自己無能也就罷了,竟來誣陷他人。
只是,李泰本就熟讀聖賢之書,於口才方面委實勝於李恪頗多,怪只能怪他太過心急,父皇眼下,怎由得他大顯身手,紫萱暗暗皺了皺眉頭,此番蜀王怕是要吃大虧。
作者有話要說:
☆、第二十四章 巧解奇局(下)
紫萱正想著,是不是想個什麼主意幫他解了這個局,李世民是明君,自然不會因為這點小事歸罪於他,只是,閒人之口,卻是不得不封……
李世民緊皺著眉頭,眉宇間頗有不悅,正想著為這個兒子開脫幾句,卻見李恪從容不迫的下了馬,對著李世民微微一拜,
“兒臣並非想與父王爭功討賞,兒臣追逐的是鹿,而並非四弟所說的是父皇的江山,兒臣此舉只是想表明為臣的衷心,希望能夠與眾兄弟們一起助父逐鹿中原,為父皇分憂解難,還望父皇成全!”
李恪一番話說得大方地體,縱然一時能言善辯的李泰也被他說的啞口無言,李世民心中暗道,楊妃娘娘與他生了個好兒子啊,不僅文武雙全,而且聰明機智,若是能夠一心一意輔佐太子,就算是扶不起的阿斗,也能被推上牆頭了。
只是李世民又怎生不知道,自己這些個兒子中各個都是心懷野心,有才能的,只知好吃懶做的,都在死死的盯著他這皇位不放,都在苦苦等著他嚥氣,好自己掌管天下。
此時他這個做父親的,每日忙於國事之餘,也不得不為這幾個兒子化解干戈。
想到這,李世民微微一笑,“恪兒說的有道理,李泰,此番是你冒失了!不過區區幾隻鹿,又何必誇大其詞,蜀王劍術精準,英勇善戰,朕,就將這臺上的利劍賞賜與他,如何?”
李恪正待跪下領旨,其他幾位皇子一聽,登時不幹了,這香臺上的寶劍可是皇上作為狩獵的獎品賞給眾皇子的,自然是誰打的越多誰得,可如今皇上就這樣賞了出去,那他們一會兒還打個什麼勁。
李泰暗暗的給大哥使了個眼色,李承乾想了想一步跨出,緩緩的跪在了李世民面前。
“父皇明鑑,三弟是定要賞的,只是這寶劍是作為狩獵勝出的兄弟們作為獎品賞賜,如今賞給了三弟,怕是有所不妥?”
“哦?”李世民劍眉微微一挑,“那太子倒是說說有何不妥?”
紫萱看在眼裡不由覺得好笑,李泰不想李恪大出風頭卻叫太子來說,後者更是沒有腦子,你是當今太子,誰的風頭能出過你?
再說就在場的幾位皇子來看,論兵法戰術幾乎沒人勝過李恪,就算父皇覺得不妥,另賞了他物,這寶劍最終還是歸李恪所有,除了再讓蜀王殿下出一次風頭,幾乎沒什麼作用。
果然,李承乾一時語塞,頗有些手足無措。
“回……回父皇的話,兒臣是覺得若是此時將寶劍賞給了三弟,怕是一會兒兄弟們都沒了鬥志,因此……”
李世民輕哼了一聲沒有理他,堂堂一國的儲君想來就這點胸襟,朕今日賞了蜀王,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