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7部分

個問題在當時擺在了德國人面前,那就是凡爾賽條約對德國海軍建設造成的巨大傷害。在《凡爾賽條約》的限制下,德國海軍大型軍艦設計被嚴厲禁止,舊有的設計團隊被強行解散,整整十五年再沒有任何大型戰艦的設計經驗。歷史上卑斯麥號,所以會被“德黑”們嘲笑為“最強的一戰戰列艦”,也是這個原因。當時的第三帝國短時間內根本拿不出新的設計方案,只能將一戰時設計的拜仁級戰列艦的設計圖拿出來,在此基礎上放大,修修補補,最後整出身上帶著濃重“一戰日德蘭”痕跡的二戰戰列艦。

而這個位面,德國的這個問題同樣存在。幸運的是,身為艦魂的漢娜,在穿越前大量收集了二戰各海軍強國戰艦的設計方案,尤其是二戰後才建成的英國前衛級戰艦艦的設計草圖。

前衛號戰列艦是英國設計建造的最後一級戰列艦。針對前一代的英王喬治五世級適航效能不足的缺陷,前衛號最佳化了艦型設計,提高艦艏幹舷,使航海效能十分優良,並改進水密隔艙結構的設計,在二戰所有的戰列艦中,前衛號的設計是最適合大西洋惡劣的作戰環境,其設計思路對德國海軍來說極具參考價值。

漢娜雖然拿不出完整的“完美戰列艦”設計圖紙,卻可以拿出後世無數戰列艦發燒友YY、架空、討論造出來的“完美戰列艦”的設計思路。那些戰列艦發燒友中,其中不乏專業的船舶設計師,許多人架空設計的“完美戰列艦”思路更是極具參考價值。

身為艦魂的漢娜吸收了這些人的思路後,她自己就親下場,畫出了德國新一代戰列艦的設計草圖,決定了其防雷設計、裝甲分配、火力佈局,船型設計等諸多指標的發展方向。在確定了大方向後,細節部分則交由被秘密組織起來軍艦設計師們進行完善。

雖然德國人在1932年九月就開始了新式戰艦的設計,但畢竟前面欠債太多,又缺少四萬噸級戰列艦的設計經驗,儘管有漢娜幫忙確定大方向,但新式戰艦的設計圖紙,一直拖到1934年三月都無法確定下來。漢娜最後還是透過與義大利人的秘密合作,打著“替蘇聯設計新式戰艦”的幌子,請來義大利的設計師幫忙輔助,才在當年年底完成了設計圖紙。

其實以漢娜的金屬塑造能力,就算戰艦設計圖紙有缺陷不足,要修復也並不難。但是為了德國的設計團隊能儘早地成熟,她還是趕鴨上架地逼他們在自己方案的基礎上進行設計以培養經驗補上十五年的欠債。花了大價錢請義大利人的合作,更多的是想借此吸收義大利人在軍艦設計上的長處。

雖然新一代的沙恩霍斯特級戰列艦設計圖紙難產了兩年多才完成,但製造該艦各種準備工作,如大型船塢,巨型龍門吊,五萬噸的碾壓機、釓鋼機,早已提前準備完畢。當英、德兩國還在就“英德海軍條約”進行談判的時候,德國的鋼鐵廠就已經開始製造軍艦龍骨的鋼材。

1935年二月七日,英德海軍條約簽定後第三天,沙恩霍斯特號的第一根龍骨就在基爾港內鋪下。而這一天,從英國返回的德意志號戰列艦藉口“維護”,也停進了修建“沙恩霍斯特”戰列艦幹船塢旁。

“沙恩霍斯特”戰列艦龍骨鋪設的過程非常地迅速,他的第一龍骨是與眾不同,漢娜的寄靈核心,德意志號戰列艦的船艏像被拆下來,擺放在龍骨鋼材上,然後二者融為一體。

而後,其他的構成龍骨的鋼材以這根鋼材為中心開始佈設。在這過程中,龍骨的鋪設沒有使用一根鉚釘,也沒有使用焊接。造船的工人只需用吊車將鋼材搬到指定位置放好後,漢娜就利用自己的金屬融合能力將需鉚接或焊接的部位軟化,然後融為一體。

建造“沙恩霍斯特”號戰列艦的幹船塢雖大,但龍骨鋪設現場的工人並不多,除了必須的現場工程師指點外,也只有操縱吊車和負責吊運鋼材的工人。基爾是薩菲羅斯教的大本營,信徒中船廠工人極多,被挑選出來造艦的工人都是對漢娜和德國的忠誠度極高的狂信徒。在“沙恩霍斯特”號的龍骨全部鋪設完畢之前,這些工人都不會被允許回家,吃住睡全在船廠。作為補償,德國政府開給了他們三倍的工資。

今天的德國的,正處全面復興的上升期,雖然官方的要求有些過份不人道,但這些工人沒有一個發出怨言。靈魂融於船艏像中的漢娜,更感覺到從他們身傳來的狂熱信仰意識——在龍骨鋪設的前夜,漢克教主在基爾為新船建造搞了一次大型的祈靈議式,宣稱即將建設的“沙恩霍斯特”級戰列艦是被“加百列·薩菲羅斯”大人祝福過的軍艦。現在現場工作的這些工人,現在完全都是以最虔誠的心態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