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9部分

北緯六十度線以南。在如此高的緯度,十一月三十日時,當地的太陽在五點左右就低於海平面,而受當地惡劣氣候和濃厚雲層的影響,實際上當地海上天黑的時間會更早。

皇家方舟號航母上的艦載機,戰鬥機是颶風戰鬥機的海軍型,但對艦攻擊機,卻是極落後的雙翼箭魚式攻擊機。二百五十公里的距離,恰好遊離在箭魚的攻擊半徑極限的邊緣。雖然這個距離在颶風戰鬥機攻擊半徑內,但皇家方舟號的艦長再求戰心切,也不想在這個時候輕易地浪費手中的僅有的十五架颶風戰鬥機掛著小炸彈去攻擊一個艦隊暴露自己。

箭魚攻擊機早已是嚴重落後於時代的飛機,二戰時皇家海軍的航空兵,當時在大英帝國的“地位低下”,處於“爹不親,娘不愛”的尷尬地位,受盡皇家空軍和皇家海軍的雙重白眼,空軍認為他是屬於海軍的,海軍認為他是屬於空軍的,是“異端”,結果兩邊都不搭。

海軍航空兵能用上的,都是空軍不要的飛機。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上能搭載十六架海颶風戰鬥機,完全是靠艦長“求爺爺告奶奶”才硬要來的,艦隊中勇敢號,光榮號這些老式航母,上面到現在裝備的還是清一色過時的雙翼機。至於給魚雷機升級換代,開發新式的魚雷機,更是想都別想的事。(注:歷史上箭魚魚雷機英國人一直用到1941年,直到美國參戰後,得到美國的援助後才換了新飛機),在1939年英德開戰前,財政緊張的皇家空軍和海軍,哪裡可能掏出錢來為海軍航空兵專門研製飛機。

海上交鋒,最大的特點就是雙方軍艦都在處於高速運動狀態。由於發現德國艦隊的時間已是下午,接近十二月的北大西洋又天黑得特別地早,加上無法確認德國艦隊的行進方向,冒然出擊根本無法保證魚雷機能在極限攻擊半徑上找到敵艦發動攻擊。皇家方舟號的艦長在和菲利普斯總司令通話後,最終放棄了在第一時間出動,而採用了保守的作法。

在收到陸基飛機發回的情報後,追擊德國艦隊最突前的皇家方舟號航母的朝他們報告的方向起飛了數架颶戰鬥飛機進行搜尋。由於前線的偵察機聯絡中斷,皇家方舟號航母和其他艦隻上總共起飛了四架颶風戰鬥機配合巡洋艦上搭載的四架水上偵察機,透過不同的角度向北進行扇形搜尋。

第235章誰是獵物?

雖然二百五十公里的距離正好在箭魚的攻擊半徑之外,但是軍艦是在移動的,只要對手的艦隊不是和他正處於同一行進方向,利用自己的軍艦也在向前行進的特點,還是能收回攻擊的箭魚攻擊機,只是時間上顯得非常緊張。

自納爾遜時代起,皇家海軍的傳統就是見敵即擊,崇尚進攻,即使是以弱勢之軍攻擊強勢之敵,即使這種利用艦隻行進打時間差,提升的艦載機“超越極限距離”的攻擊手段極具風險,皇家方舟號的艦長仍然想要試一把。

不過在採取這種冒險行動之前,激進而又保守的皇家海軍,選擇了先派出颶風戰鬥機搜尋探路的想法。畢竟德國艦隊所在的位置已在箭魚攻擊機的極限航程上,留給魚雷機搜尋敵艦的時間極少,稍有差池這一波攻擊的時間就錯過了,而且在天黑之前,英國的高速艦隊只剩下一波攻擊的時間。

皇家海軍的本土艦隊傾剿出動,在挪威海轉了近半個月,卻連對手的衣角都沒有摸到,反而連續損失了數艘軍艦和十餘架飛機,指揮全軍的菲利普斯中將的如今正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而最讓皇家海軍指揮官頭痛的問題,卻是雙方速度上的大差距。

主力戰列艦中,有能力與對手一戰的兩艘十六英寸主炮的納爾遜級戰列艦,現在的最大航速只有二十三節,伊利莎白女王級戰列艦,當年新下水時的最大航速有二十五節,但服役了二十餘年後,隨著艦體的老化,加上幾次改裝的增重,航速已掉到了二十三節左右。

而快速艦隊中,名義上胡德號戰列巡洋艦擁有32節的最大航速,但那只是該艦顛峰時的航速,隨著時間的流逝,艦體老化導致的航速下降的問題同樣困擾著該艦,反擊號和聲望號的情況也相類似。此外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英國艦隊中所有的“老爺爺”艦,他們的最大“航速”能維持的時間都不高,在數小時到半天不等。

對這些老爺艦來說,想要追捕眼前年青新銳的對手,實在是勉為其難——即使在歷史上,面對著速度相似,火力削弱的原版“沙恩級”戰列艦,加上還有海軍航空兵相助,歷史上皇家海軍在喬治五世級戰列艦服役前,追捕兩艘沙恩級戰列艦時也吃飽了灰。即使是在後來擊沉沙恩霍斯特號的北角海戰,或者擊沉卑斯麥號的戰役,皇家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