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6部分

卡帕灣的英國本土艦隊誘出進行決戰。

為了搶救困在納爾維克港的英軍,皇家海軍就不得不再次出動,然後在極不利的情況下和德艦交手。

時間上估計,卑爾根之戰時負傷的納爾遜號和皇家橡樹號,現在差不多已修復完畢。但就算是六艘戰列艦齊出,欺負其速度慢,夜戰能力差以及航母不足的缺點,漢娜和林漢聯手,都有信心戰而勝之。

佈置在基爾港的偽裝船,只是為了在決戰之前,多欺騙英國人幾天,令發動納爾維克戰役更具有突然性。

此外,那條和沙恩霍斯特號同名的德國郵輪,原計劃本就是要改造成護航航母以加入德國海軍參予未來的軍事行動。拆除艦上的上層建築進行偽裝改造,也不過是順勢而為。待完成了偽裝任務後,就會拉回船廠繼續進行航母化改造。

沙恩姐妹艦於二月二十一日深夜離開基爾港,二十三日凌晨穿過丹麥和挪威之間卡特加特海峽,和其一起同行的還有德國海軍中幾乎全部的主力艦。從前挪威戰役中基本沒有發揮作用的三艘護航航母在先前一天就已到達奧斯陸港,在其穿卡特加特海峽時離港和其會師。

隨後,這隻看似龐大的特混艦隊不再掩飾蹤跡,越過卑爾根,直接北進,目標直指挪威北部的納爾維克港。

這支龐大的特混艦隊,擁有兩艘戰列艦,兩艘袖珍戰列艦,十二輕巡洋艦,三十艘驅逐艦,四十條魚雷艇,三艘護航航母,以及數艘跟在邊上的補給艦。

此戰德國海軍出動艦隻的規模,甚至超過不久前奇襲奧斯陸之戰。

如此龐大的特混艦隊穿過卡特加特海峽進入挪威海,哪裡可能不被人察覺,二十三日中午,唐寧街十號就接到前線發回來的緊急通報,發現大批德國軍艦進入挪威後,傍晚時更確認到有航母和戰列艦混雜其中。

一時間,整個英國本島雞飛狗跳,德艦的再次全面出動令整個英國的神經都再次提了起來。

出於個人的惡趣味,林漢把此次攻擊納爾維克港的行動,命名為“射日”,暗喻此戰後將把日不落帝國打入落塵埃。

按林漢和漢娜的設想,如果納爾維克海戰能夠達到戰略目的,德國海軍再次重創英國海軍。就算美國人大方地把庫存的老舊戰列艦全部賣給英國人,皇家海軍也不足為懼了。

因為光有船還不夠,還要有人,還要有大量經過長期訓練,經驗豐富、配合順暢的水兵。

從挪威海戰到卑爾根之戰,皇家海軍軍艦上故然損失慘重,但沉掉的多是老舊的戰艦,並不“可惜”。真正難以補充的,卻是隨船一起沉沒的兩萬五千多名水兵,這才是短時間內無法補充的巨大損失。就象飛機一樣,軍艦沉了可以透過工廠再造出來,但優秀合格的水手水兵,其實就和飛行員一樣地難以訓練,短期內根本補充不上來。

德國參謀部甚至存在著這麼一個幻想,在納爾維克戰役如果能夠再次大勝,德國方面就很有可能將英國人逼得退出這場戰爭——當然,深知歷史走向,知道英美上層純心想要和德國血拼到底的想法,林漢和漢娜都不會抱這樣天真的幻想。

第270章無法逃避的決戰

從地圖上看,挪威的國土形狀極其地狹長,從北到南覆蓋了斯堪的維亞半島的南北兩端,形狀上看象是一條趴在地圖上的長蟲。

納爾維克港位於挪威的北端,有意思的哪怕到二十一世紀,納爾維克港還是隻有鐵路和瑞典相連,卻沒有鐵路和任何一個挪威主要城市相連。

歷史上德國發動挪威戰役時,是派出十艘驅逐艦外加商船貨船,在兩艘沙恩姐妹艦的護航下,冒險穿過大半個挪威海直接在納爾維克港登陸靠岸。由於當地駐軍司令是吉斯林分子,在他的配合下,德國人在登陸時沒有受到任何阻撓,順利佔領了納爾維克,前後總共將六千名士兵送上岸。

但納爾維克戰役中,德國海軍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參予戰役的十艘驅逐艦,因為氣候惡劣,補給的油輪意外被擊沉或失期,無法及時撤離,最後被英國海軍堵在納爾維克地區峽小的海峽裡,全部殲滅。

而歷史上整個納爾維克戰役,登陸納爾維克的德國軍隊也是打得艱苦無比,在後援斷絕,孤軍奮戰的情況下,硬是頂住了二萬五千多名盟軍士兵的圍攻,一直堅持到六月西歐戰局明朗化後,盟軍主動撤退。而這個時候,參迦納爾維克戰役的德國山地兵和上岸的水兵(那些被擊沉的驅逐艦上的水兵,他們大都生還上岸),在盟軍的攻勢下已被逼退到距瑞典邊境僅有三公里處。

戰後,參戰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