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9部分

命令,及時改變了艦隊行進的方向,令原本會和德國艦隊正面對碰的遭遇戰變成了一方全力後撤,一方全速追擊追擊戰。

約翰·托維下達轉向命令時,德國主力艦距其前方的偵察艦的距離約有五十六公里,離主力艦的距離在八十公里左右。

當其全艦隊完成轉向後,其和主力艦隊距離縮短到了七十公里,而這時由前衛變成後衛的偵察艦隊,在轉向完成後不久,他們的雷達就發現了五十公里外德國艦隊的蹤跡。

立刻,整個艦隊警鈴大作。

在約翰托維司令官的指導下,英國主力艦隊根本不顧正在高速逼近德艦,只顧埋頭全速前進。

德國主力艦的最大航速在三十節到三十一節之間,而英國主力艦的速度是二十三節,現在已是二月底,距天亮不到兩個半小時。英德國主力艦的速度相差七到八節左右,(差不多是14~15公里),時間和距離上,足夠英艦將時間拖到天亮。

作戰指揮中心裡,參謀人員進行簡單地計算後,告訴了丘吉爾這個“好訊息”,結論傳出後,整個作戰指揮中心發出一陣興奮的歡呼聲。

約翰·托維司令官不經請示上級,就直接下達的轉向後撤的指令,保證了皇家海軍在極不利情況避免進行夜戰的命運。

“那兩艘惡魔戰艦給你們陰影就這麼大嗎?”

丘吉爾心中暗歎著。

不過此時的丘吉爾同樣也暗感慶幸。在出擊前,他特地以首相的身份,向約翰·托維司令發出了一份電報,要求他此次作戰,以保住主力艦隊的安全為第一考慮要素,除此之外,其他因素都可以不去理睬。他給了約翰·托維這個前線指揮極大的戰場自主權,也正是這份自主權,令托維司令官在感覺到不妙之時,不等請示倫敦,就直接在第一時間下令全艦隊轉向後撤。

這份及時的指令,將皇家海軍的主力艦隊在懸崖的邊緣上及時收住腳轉了身。如果轉向的指令再遲幾十分鐘下達,那麼他的艦隊就將和德國海軍正面遭遇,屆時因為航向相對的原因,就算想轉向逃走,也要大費周章並因此而付出極慘烈的代價。

另一邊,德國艦隊的旗艦沙恩霍斯特號的海圖室裡,剛剛因為戰功而競升為元帥的雷德爾,接到了作戰參謀的通知。

“前方英艦發出大量密集的無線電報,各艦之間正瀕繁地使用無線電聯絡。我們完全有理由認定,我們的行動已被對方察覺。”

“嗯!”

雷德爾輕輕地嗯了一聲,表示知道了。先前德艦逼近時,之所以不象卑爾根之戰時,釋放鋁箔干擾帶,是為了在暴露自己前,最大限度地靠近英國艦隊。因為鋁箔干擾帶一旦放出,對手的雷達螢幕上立刻全是雪花點,等於也就告訴對手我們來了。

先前英國艦隊突然集體轉向時,雷德達爾就已意識到對手察覺到了本方的戰略意圖。當時由於距離較遠,德國軍艦的雷達螢幕上暫時還沒有發現英國艦隊的蹤跡。

英艦的提前轉向,讓德艦原計劃逼近對手,首先摧毀航母的戰術化為泡影,接下來的就只能是最原始的獵人和獵物追追逃逃的“遊戲”了。

作戰參謀問道:“需要釋放鋁箔干擾帶嗎?”

雷德爾對著“空氣”問道:“加百列大人,您的意見呢?”

“卑爾根之後,英美必然加大對雷達的重視和投入,鋁箔干擾帶的秘密不會儲存很久,沒有必要再隱瞞了。”

兩分鐘後,已經暴露在英國海軍雷達螢幕上的德艦的光點訊號,再度被大量雪花般的干擾源所掩蓋。

海圖室時在,雷德爾看了看圖上英艦和德艦的相對位置,心中暗歎了一口氣。

“大艦巨炮激情碰撞的時代,就要在今天結束了嗎?天亮之後的大戰,將宣告航母時代的來臨嗎?”

雷德爾很清楚,無論如何,德艦都難以在天明前追上全力逃走的英國艦隊。天亮之後,面對英艦六比二的數量上的巨大優勢,他所帶來的海軍,最大的倚仗就是手中擁有的五艘航空母艦。

比起雷德爾興奮中帶著些許的失落,海圖室裡的唯二的外人之一,來自日本的山口多聞,此時卻說不出的興奮。卑爾根之戰後,日本觀摩團大都回國,只有他和松田千秋依國內的要求留了下來,繼續“厚顏”待在德國旗艦上隨行觀戰。

而航空派的主張者,山口多聞也為能真正地親身經歷一次海軍航空兵的對決來決定海戰勝負的大海戰而興奮不止。

在釋放出鋁箔干擾帶後,追擊德國艦隊開始變向,他們沒有選擇和英國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