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8部分

本不是一條緊急闢謠的廣播就能平息的。

發生群體性恐慌的,不僅僅只是這五座被點名的城市,許多美國國內的大城市或工業城市,都有人自作聰明地認為這裡有可能成為老歐洲核打擊的目標,然後當晚收拾細軟帶上全家逃出城避難。

而當天夜裡,這五座城市的國民警衛隊,依照德國大使拿出來的紙條上的地點,果然找到了五枚所謂的“示範彈”。

那五枚示範彈都被放置在城內中熱鬧的地點,只是前去處理的官方人員在找到他們時,只瞧了幾眼,就個個高呼上當。

那不過是五個球形或炸弓彈形的鐵皮罐子,裡面填滿了泥巴垃圾之類亂七八糟的東西。唯一特別之處是,這五個罐子是從歐洲“進口”流入美國的。歐洲方面是用這種手段美國人證明,他們有能力把笨重的核彈偷運進美國。

在官方如臨大敵的出動大批人馬進入那五處“疑似藏有原子彈”的隱密地點的地方的同時,各國事前安插在這兒的諜報人員,趁機指著大批出動的國民警衛隊開始造謠。官方的過於激烈的反應反過來向民眾證明了“原子彈真的已被佈置在城裡了”。由此帶來的後果就是恐慌不斷地擴大,在被無數的民眾口口相傳之後,謠言更被不斷地放大,傳到最後,在美國各地已被放大成“放在那五座城市的原子彈已經被引爆了”。

從七月三日到第二天清早,整個美國都在無限的恐慌中不安地渡過了一夜,無數的人逃離家園,躲到鄉下躲避可能的核爆。好在現在是炎熱的夏季,由此折騰了一夜,倒沒有被凍出病來,只是便宜了各地的蚊子,藉機吸飽了露宿在外的“難民”的血美餐了一頓。

“詐彈行動”,是老歐洲對美國進行的一次成功的心理戰。七月三日晚,就連操縱美國兩黨的華爾街巨頭、財閥財團老大,在聽到了廣播裡的“詐彈”新聞後,都狼狽不堪地躲進自己修建的地下室裡進行避難。而總統辦公室的電話,更在短時間內被這些有能力和總統直接對話的金融、工業寡頭們打爆。

但“林漢一家人”策劃的對美國的攻擊,並不只是“詐彈”。

當時林漢是這麼說的:“我們除了要告訴美國人,我們有原子彈,我們敢扔原子彈,我們的原子彈威力比你們大外,我們還要用實際行動向美國人證明,我們敢向美國本土投擲原子彈!讓那些操縱美國政治的華爾街蛀蟲們知道,他們躲在哪裡都是不安全的!”

隨著地球的“自轉”,當美國也進入到七月四日之時,華盛頓時間凌晨五點,一艘來自哥倫比亞,名為“阿爾伯特號”的貨船,正在透過巴拿馬運河。

名義上,這艘貨船上搭載的是哥倫比亞出口墨西貨的農產品貨物。此趟旅行,船長和水手事前被“好心”的老闆放了一個月的帶薪假,直到一個星期前才被召回,這是他放假後的第一次出行。

但是,船長不在期間,這艘貨船的船腹裡,已被人偷偷地安放上了一枚原子彈——用美國遺失的那枚名為“男孩”的原子彈裡取出的“U235”重新制造的原子彈。

原子彈被安放在船體最底層的水密室隔倉裡,船上的人員,從船長到水手皆不知道,他們所開的船的肚子裡裝了這麼一件可怕的大殺器。

戰爭期間,為了保證巴拿馬運河的絕對的安全,美軍在運河兩側佈置了數個師的部隊,建立相應的軍事基地,並配製了大量的空軍,對進出運河的船隻多加檢查。

這條名為“希望號角”號的貨船在進入運河前也被檢查過。上船的搜查人員看過船上各個倉庫,發現都是糧食作物類的安全物資,擺擺手就放過了。

歐亞聯軍對美國進行“核威脅”,才是十幾個小時前的事,美國人反應再快,遠在本土之外的巴拿馬駐軍,也不可能這麼快就意識到“核威脅”的問題並做出相應的舉動。利用對方反應不及的空窗期,德國人成功地將原子彈送進了巴拿馬運河。

六點四十分,船在導航人員的引導下,行駛在巴拿馬河中,併到達運河最關鍵的水閘位置停下來,開始等船閘注水拉平。(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平面高度有別)

就在船隻等候注水的時候,七點鐘零五分,一道耀眼的白光在“希望號角”號上閃過,巴拿馬運河上騰起一團巨大的蘑菇狀火球。

這枚名為“男孩”的原子彈,裡面裝有60公斤的鈾…235。如果按美國人的“槍式”設計,進行核爆時,,只會有約一公斤的鈾在爆炸中會進行核裂變,釋放的能量約相等於一萬三千公噸的TNT烈性炸藥。

從海里收穫這枚原子彈,蘇德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