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2部分

,著艦難問題,要解決的話說白了非常地容易:只要多增加一名艦上黃馬甲指揮官,這名“黃馬甲”幫助校正航向,而飛行員降落時不看艦面只看地勤指揮的旗語降落即可。

海盜著艦難的問題,實際上只是一層窗戶紙,只要透過一個很簡單的技巧性手段就可解決。歷史上海盜拖到1944年後才上艦,那是在這之前有F6F在撐場子,但現在這個局面下,美國海軍肯定是想方設法想要這款飛機上艦,極有可能在一九四三年年六月前就捅破這層窗紙。

雖然日本人透過大和撫子知道,美國人至少還要再過一年,才有可能將現役的海盜戰鬥機升級到眼前這臺“魔改海盜”的效能標準。現役的海盜的效能,也就是和“燕”系列和“雷”系列相當。但提前預知到敵人的戰鬥潛力後,現在的一干日本人沒有一個有好心情的。

“必須加快疾風和紫電的開發進度,六月前我一定要看到這款飛機裝備部隊!”

一下機後,“大和撫子”就對前來迎接他的技術部門的人員道。依大和撫子的意見,這份交給東京方面的測試報告,將會被刪掉最重要的一條:測試用的海盜,是效能被她魔改後的升級版。

之所以這麼做,實在是因為日本這個國家的戰爭動員體制十分地奇葩。海陸不通用的舊毛病就不說了,為了軍工資本家的利益最大化,阻擾新發動機新飛機的開發之類的事,也是常乾的。不給他們製造一點危機感,那幫子舊式封建資本家財閥們,什麼狗屁倒灶的事情都做得出來。日本國內,雖然在1941年年底就從英德兩國引進了2000馬力風冷和液冷發動機的生產技術,但現在還不能量產這兩款發動機,一方面是技術積累不足,技工水平差的原因,另一個原因,日方生產發動機的三井三菱之類的財閥不思進取也是重要的因素。

和日德兩方的技術人員,談論了一番和飛機改進有關的話題後,一邊的警衛拿著電報跑來,送來了東京遭遇空襲的訊息。

一個小時後,“大和撫子”“憑空”出現在的了大和號的作戰指揮室裡。

此時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和駐夏威夷司令官松下奉文,海陸兩軍的一干高官都正聚集在大和的作戰指揮室裡開會,討論如何應對這一突發事件。

日本海陸軍向來不合,過去通常情況下來,要陸軍去海軍的作戰室裡開會,或者反過來要海軍去陸軍的作戰室裡開會,往往都是比登天還難的事。光是為這種屁事,雙方都有可能扯皮半天。

這一情況直到“大和撫子”出現後,才稍有好轉,只是情況變成了,海陸兩軍需要協調作戰時,雙號時陸軍到海軍這邊開會,單號時海軍到陸軍這邊開會。

如今的大和撫子,在日本海陸兩軍中擁有超然的地位,也是除天皇和首相少數人外,能同時壓制住海陸兩軍矛盾,讓他們老實地坐在一起合作的人。

會議是由海軍主導的,一張碩大的太平洋地圖被掛在了牆上,李華梅拿著教鞭,開始分析空襲東京的美機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諸君,我們再次和美國海軍決戰,全殲其機動艦隊的時候到了。”

開會的時候,正在珍珠港渡假休整的聯合艦隊,在淒厲的集合警報的召喚下,正緊急返回所在的軍艦。而停在港內的補給船,也在這個時候給各艦加水加油,補充食品,做遠洋出擊的準備工作。

以大和、信濃、武藏、蒼龍、飛龍五艘主力艦為首的快速機動艦隊,帶著八艘巡洋艦,在夏威夷時間,三月二十日下午五點半,依次駛出珍珠港,開始了攔截美國艦隊的行動。

即使沒有歷史上的經驗作參考,要判斷美國人到底出動了多少艘航母執行這一作戰計劃並不太難。只要計算一下飛臨東京上空的B25轟炸機機群的數量,很容易就可以反向推算出對手出動航母的數量了。

美機攻擊日本本土時,日本聯合艦隊並沒有全部集中在夏威夷,三艘金剛級戰巡帶著瑞鶴、祥鶴、赤城三艘航母正在日本國內接受維護。日方攻下珍珠港後,雖然拿下了島上的修船廠,不過在戰爭中船廠設施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目前要修理中小型艦隻不是問題,但要用於執行給大型戰艦維護的任務暫時還有一定的難度。

美國海軍是在上千公里外放出飛機攻擊東京,要判斷其具體的位置非常困難。太平洋太大,要在浩瀚的大洋上抓住一支存心想逃的高速艦隊,難度非常地大。

此番出擊時,李華梅和日本海軍高官商議過後,皆認為美國襲擊艦隊在撤退時,不大可能走最近的東京到舊金山的直線航道,最有可能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