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毛澤東打殲滅戰軍事思想的正確,全殲牛元峰師和董英斌一個團後,徹底打亂了蔣介石進攻陝北的部署,迫使敵108師和111師不得不退回甘肅境內,東路入侵的楊泉源師也不得不連夜遁逃。這一戰役,真正為紅軍紮根陝北,舉行了一個頗為精彩的奠基禮。
1936年10月9日, 紅4方面軍總指揮部到達會寧。10月22日,紅2方面軍總指揮部到達將臺堡, 先後與紅1方面軍勝利會師。至此,三大主力紅軍結束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長征。
至此,紅軍炮兵有了較大發展,主要兵力如下:
紅軍總部特務團炮兵連;
紅1方面軍有兩個炮兵連和一個炮兵排,即第1軍團炮兵連、第15軍團炮兵連、第28軍迫擊炮排;
紅2方面軍有山炮五門,迫擊炮數門;
紅4方面軍有兩個炮兵連及五個炮兵排,即第30軍迫擊炮連,第31軍迫擊炮連,第31軍91師276團和277團迫擊炮排,第93師第21團、24團、279團迫擊炮排。
此外,中央軍委後方辦事處還有三個獨立炮兵排,即第29軍迫擊炮排、第30軍迫擊炮排、陝甘寧獨立第1師迫擊炮排。
三大主力會師後,紅軍的炮兵應該說還很弱,總共不過10個炮兵連,大小火炮不到100門。
第五章
紅軍改編為八路軍,蔣介石回想起許多往事;林
彪首戰平型關,賀龍伏擊雁門關;陳錫聯夜襲陽
明堡機場,重創日空軍,中華民族看到了勝利前
景
蔣介石簽署改組紅軍的手令
廬山,濃縮著一部蔣介石的盛衰史。
1926年,蔣介石第一次登廬山時,身分尚是北伐革命軍總司令,可是轉過年來,他便撩開了偽裝革命的面紗,露出了專制獨裁、反共反革命的嘴臉。此後的數年中,他幾乎年年登廬山,在這裡謀劃的是如何消滅紅色革命根據地,如何將弱小的紅軍扼殺在搖籃之中。
1937年7月, 這是中國人民遇到的又一個歷史轉折關頭。蔣介石再一次登上了廬山。夜已經很深了,蔣介石在他下榻的美廬別墅裡,久久不能成眠。望著窗外的星空, 他索性披衣下床,走出屋來。7月廬山的夜風吹散了白晝的燥熱。蔣介石仰望夜空,心頭驟然回想起半年前在西安的那個可怕的寒夜……
槍聲,炒豆般的槍聲,從華清池的四面響起。蔣介石陡然間從睡夢中驚醒,只見身邊的幾個親兵衣衫不整地跑進來,斷斷續續地哭喊著:“蔣委員長,快藏起來,共產黨的軍隊殺進來了。”
蔣介石頓覺骨軟筋酥,抖抖索索地披上黃大褂,連桌上的假牙都未及戴,便被親兵們攙扶著出了五間廳。
寒夜裡,只見火光閃閃,槍彈亂飛,手榴彈的爆炸聲震得古堂廊柱搖搖欲墜。蔣介石被親兵們託扶著,好不容易翻過一堵矮牆,只聽見那邊傳來幾聲慘嚎,他明白,那幾位親兵恐怕是一牆永隔了……
那一夜是多麼的漫長和陰冷。正是12月呵氣成冰的天氣。他從二道門裡翻牆而出後,就隻身躲在半山腰的一塊山石後邊。由於是倉皇出逃,根本未及穿他那件皮襖,只披了一件單薄如紙的大褂。且腳上非但沒有穿鞋,連線襪都不曾穿。如今蹲在這寒風如刀的山坡上,被山石劃得傷痕累累的腳面已失去了知覺,好像早已離開了他的軀殼……
就在那次西安的“兵諫”中,自己與西北軍和共產黨簽訂了一個“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的“六條協議”。
不過,那是迫於當時情勢下的不得已而為之。在蔣介石的思想深處,從未有過絲毫對共產黨的寬容……
想到這些,蔣介石心頭陣陣發緊。他長嘆一聲,走出了美廬,在五老松下的石亭上默坐。
山風一陣陣從天際吹來,在山的豁口盤繞回旋時,發出一聲聲狀如呼嘯的怒號。周遭古樹不停地搖曳著樹冠,在起伏的松濤林浪中不緊不慢地搖晃著。
儘管蔣介石已經把策劃“兵諫”的張學良軟禁,楊虎城放逐,可他仍覺難消心頭那口惡氣。
如果沒有蘆溝橋事件,沒有日本咄咄逼人的攻勢,也許他還不至於這麼快就同共產黨言和。
一個月前,也是在這山上,當討論到政局時,自己的幾位心腹一番高論曾讓他頗為心動。
孔祥熙的妙論是:“抗戰不如參戰,參戰不如觀戰。讓日本人同共產黨或者蘇聯、或者美國人打去。”
張群的14字真言更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