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1部分

貴婦眼裡的最佳女婿人選,江景行成了探花,人們第一反應是“原來是他,我見過的!”

而不是一臉懵逼的求科普——“江探花是何許人?”

江景行和劉青訂了親,雖然兩家沒有敲鑼打鼓的宣揚,但是也沒藏著掖著,與侯府來往密切的女眷都不是第一次在府上看到劉青了,稍微打聽一下就知道兩家的關係。

於是託江景行的福,三年前劉青作為狀元郎的親妹妹,還鮮為人知,現在反而以新科探花未婚妻的身份火了。

狀元的妹妹兼探花的未婚妻,這個身份確實很罕見,放在上輩子,劉青絕對是讓考生們瘋狂轉發的活體錦鯉,不過到了這裡嘛,她也就只能讓人看看稀奇,然後當面感嘆一句這是她生來的福氣,也就罷了,真正被稱為佳話流傳下去的則是狀元和探花要成為郎舅的關係,並沒有劉青太多事兒。

不過,廣大待字閨中的少女們,聽說這段佳話還是比較羨慕劉青的,尤其是在知道新科探花結束科舉後的第一件事,竟然是馬不停蹄的準備迎娶未婚妻進門,這在不諳世事的少女看來,絕對算得上情深意重了。

事實上江景行的迫不及待,把劉家人也驚訝到了,他剛高中探花,這兩個月裡應酬想必少不了,一個月後也要去翰林院當值,從書生踏入官場,總要有一段時間去適應,因此劉家人覺得婚期往後延也正常,就像劉延寧當初高中狀元,也是將將到了年底,他們家才準備好把席氏迎進門。

老家劉大爺他們得到信時,婚事已經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中了,劉大爺他們還沒來得及為未來孫女婿是探花郎的事感到欣喜,立馬收拾行李,馬不停蹄的往京裡趕,這才沒有錯過婚禮。

劉家人雖然驚訝,甚至有點手忙腳亂,但是誰也沒有拒絕侯府要就近舉辦婚禮的提議。

江景行高中探花,尤其是他和劉青定親被很多人打聽出來了以後,來劉家拜訪的客人就越發多了,大多數是叫原本就和李氏或是席氏交好的女眷引薦,畢竟交際圈擺在那裡,李氏她們也不好拒絕。

相熟的不熟的聚在一起,說的話題倒是一成不變,以前大家說劉延寧,現在的話題則是江景行。貴族子弟參加科舉的並不少,和江景行交好的曹聲揚就和他一同參加了殿試,獲進士出身,前幾日在館選中也名列前茅,已經被選入翰林院,以曹聲揚這樣的成績,在貴族子弟中已經算難得的青年才俊了,可想而知江景行有多出類拔萃。

本來在殿試中能夠名列前茅的,大多要年長一些,上屆科舉中出了個弱冠之年的狀元,已經夠叫人側目了,不過寒門學子因為出身原因,唯有寒窗苦讀才有出頭之日,他們足夠刻苦勤奮,也常有人飛上鰲頭。

相比之下,養尊處優的貴族子弟就不用這般拼命,他們生來就有絕對的優勢和資源,甚至不一定要透過科舉,靠著祖蔭入朝為官,未必沒有位極人臣的一天。像江景行這樣出身好的探花郎,簡直是鳳毛麟角,歷來都是尚公主的種子型選手,皇帝都不一定捨得錯過這樣優秀的女婿人選。

儘管侯府並未隱瞞江景行早已定親一事,依然擋不住人傳這樣的閒話,這是皇權至上的時代,真要讓公主娘娘相中了,有未婚妻算什麼,就算成親了都能叫夫妻和離。京裡流傳的話題,李氏出門走動,也難免聽到些內容。

劉家這樣的出身,也就剛剛脫離普通老百姓的行列,和李氏來往的也不是什麼世家貴族,都是半桶水的人家,聽見尚公主就激動了,人家是天之驕女,真要成了公主駙馬,那豈不是一步登天了?

李氏聽在耳裡,心裡就有點惴惴的,所以侯府那邊透露了想要儘快辦婚事的意思,她幾乎是迫不及待就應了,江景行高中探花的喜氣還沒散去,現在又雙喜臨門,劉家上下也是喜氣洋洋,包括匆忙趕路的劉大爺他們,雖然忙亂了一點,卻也是心甘情願。

劉大爺一行人緊趕慢趕,終於在孫女出嫁的前兩天趕到了京裡。這要是劉青嫁個家世普通的,劉大爺他們都未必會趕過來,倒不是不重視,畢竟路途遙遠,他們來回一趟,至少要四五十天,家裡頭事情還挺多的。

不過劉青現在是嫁進高門,別說劉大爺和蔣氏身子骨還健朗,就是行動不便,抬也要抬到成親現場去的。孫女有大出息,他們做爺奶的怎麼能缺席這樣重要的場合!

一眨眼就到了出嫁的日子,劉青覺得這時間就像坐上了火箭似的,不僅是因為快,還有點不可思議,跨出這道門,她將要走上一段新的旅程,未知,忐忑,期待,也不乏恐懼,各種情緒交織在了一起。

這一天,劉青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