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部分

境界,都是自性開顯的果。

五千言的《道德經》都是“從事於道”的學問和實踐。具體地講“無慾觀其妙”就是對人們執著感覺認識是唯一認識通道習慣的突破,也是突破原有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所在,更是“從事於道”的根本入手處。“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這是對人們二相認識極化的否定和如何達到非極性認識狀態的具體操作,也是“從事於道”的終極實踐。“夫唯不爭,故無尤”,這是對我執堅固、極端自私貪爭習慣思維的告誡,是對痛苦煩惱人生解脫的法寶,也是“從事於道”的當下效應和利樂。“載營魄抱一”、“摶氣致柔”、“滌除玄覽”、“愛國治民”等,是“從事於道”在各個方面的具體落實和功夫建立的過程。“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這是對極性觀念、極性事物之相待性、相輔相成性、虛幻不實性的表達,是“從事於道”應該具備的深刻認識;反過來,具備這種認識也是“從事於道”。

老子講:“有無相生。”在極性的物質世界,“有無相生”構成了器世界的基本框架,也是對“從事於道”理論和實踐的方向性指導。莊子講“虛室生白”,“虛室”是“滌除玄覽”的成就。當心地一塵不染、極性觀念歇息無餘時,便“寂然不動”(無)、“感而遂通天下”(有),“塵消覺圓淨,淨極(無)光通達(有)”,“致虛極,守靜篤(無)……歸根曰靜,……知常曰明(有)”。儒釋道三教都體現著“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的深奧道理,所以它是“從事於道”的基本認識。

2、“為腹不為目”

“知足者富”,“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吾人在極性思維的控制下,自然而然地為滿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而營務一生。人人都以滿足自己感官的欲樂為目的,勢必相互爭貪奪搶,最終導致兩敗俱傷,身心交瘁,痛苦萬千,煩惱不已!當人們突不破這種極性思維認識的時候,只一味唯利(滿足自己的感覺之利)是圖,必然適得其反,“目盲”、“耳聾”、“口爽”、“心發狂”、“行妨”之禍纏身。因為“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但人們宥於無量劫來的堅固極性觀念,無法突破這種思維習慣時,其言談舉止,行事作為,自覺不自覺地落入“咎”、“禍”的漩渦。故“從事於道”必需懂得,“知足者富”、“知足不辱”、“知足之足,常足矣”的道理。必需明白感官欲樂是永遠滿足不了的。愈滿足感官,則鹽水止渴,惡性迴圈,非墮入痛苦深淵不可。所以說,唯有“為腹(內)不為目(外)”,突破極性思維的侷限,跳出二相攝取意識的控制,建立“從事於道”的無上智慧追求,才是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否則,為感官欲樂滿足的“甚愛”、“多藏”,必荒廢一生的寶貴生命,招來“大費”、“厚亡”的“辱”、“殆”。極性極化,變化迅速,禍咎不了,焉有安寧之日?!

老子的“為腹不為目”,是“從事於道”的最淺顯操作。“腹”者內也(絕不是指吃飽肚子,是心腹之“腹”,人們常說心腹之患,是指內在根本之意)。老子讓人們追求內在根本的需求——自性的開顯,智慧的圓滿,道德的完善。唯有這種內求、求內,才是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因為,這是徹底解脫之道,而感官滿足是順著貪慾墮三途之因。故老子大聲疾呼:“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外)取此(內)。”

3、“三絕”與“增上慢”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是以能敝而不成。”“從事於道”,要認識“道”的“沖虛”本性。“道”清靜本然,“寂兮寥兮”,“本來無一物”,所以,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皆是“道”的“循業現相”,汙染所致。佛陀講:“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楞嚴經》)正是“道”本有的這種屬性,“從事於道”者,就要“致虛極,守靜篤”,虛其極性觀念的汙染,“虛”致“極”處,“入無生法忍”(“守靜篤”)與“道”的“寂兮”相符,永處“敝而不成”的“獨立而不改”,這就是“從事於道者,同於道”。

“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學無憂”,老子的這“三絕”道理極深,既屬“從事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