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9部分

出去後,等於把他們送到了斷頭臺。區別只在於得到這個訊息的人有十個還是一百個,最後是十個人來分他們一家人,還是一百個人來分他們一家人。

白哥也覺得應該是先者,“他們肯定不止是把信送給了我。他們需要多找些人一起……共攘盛舉。”他冷笑著說。

換句話說,他們需要人手,需要錢,需要聲勢。

跟著姜姬就聽說這些人開了文會,在文會上倡議大家一起去尋找、迎回備選們。

白哥沒有出席這個文會,哪怕這個文會一再的邀請了他。

“當年先生就從沒考慮過這個。他們竟以為自己比先生還高明。”白哥氣哼哼的。

徐公早在發覺皇帝有問題之後就一直在思考解決辦法。將遺失在外的帝脈迎回來是下下策,因為這會破壞帝位繼承的規則。

為什麼所有的公子必須在皇帝繼位以後離開鳳凰臺?為什麼他們不能再冠以帝姓,甚至不能在一地久留?不管這些公子的離開用多少美辭去稱頌,都掩蓋不了帝位之下的累累殺機。

但至少大梁從沒發生過兄弟相殘的醜事。那些公子肯心甘情願的離開就是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留下什麼也得不到,離開至少還有命在,出了鳳凰臺,外面的世家也願意追捧他們,願意奉養他們,日子其實也不算太難過。

他們畢竟是去“逃命”的。

如果在這一代開了個頭,讓那些已經沒有希望繼承皇位的公子們發現了一個辦法,不但不用再逃走,還有可能繼承皇位,那才真的是災難。

何況徐公就對白哥說過,對現在的大梁來說,能依靠的其實不是新皇帝,而是制度與秩序。

他當時還不太理解,直到見到了姜姬,他才發現制度與秩序至少能保證和平與安定,新皇帝的性情沒人能預測,他們如果不喜歡鳳凰臺的制度與秩序,他們就會選擇打破它,建立一套他自己更喜歡的。

徐公說:“沒有皇帝,未必不好。”

不過當新皇帝出現時,其實他們也沒有選擇的餘地,只能順從,才能最大限度的儲存他們想儲存的。

這些人的文會吸引了一部分人。

在風迎燕打點行裝準備出發之時,關於遺脈的訊息已經流傳出去了。

第725章 晨起議事

五月的早晨還有一點微涼; 太陽的光已經很熾烈了,灑在鳳凰臺的玉階上。

王姻昨晚上跟文書們熬了一整夜; 做出來了一份表; 今天一大早就來求見公主。等見過公主後; 他才回家歇息。

日光刺眼,他打了個哈欠。

階下有一群趕得早早的來廣御宮執役的世家子弟; 站在下頭齊齊的低聲對他問早。

“見過王公。”

“王公安好。”

王姻雖然年紀不大,但已經被人稱一聲“公”了。

安樂公主身邊有兩大魯臣; 魯國丞相只在宮中流連,很少出現在人間。只有這個王姻王大夫,權勢熏天!

鳳凰臺底下的人想晉身,都要走他的門路。

反倒是同為鳳凰臺出身的黃松年、白哥、毛昭等人不肯替他們引見。

於是這些本性驕傲的鳳凰臺底下的驕子們,也只能捏著鼻子伏首在這偏遠小國一個無德無才之人之下了。

王姻並不在意自己的名聲。哪怕他並沒有仗勢凌人,但他德位不配,卻厚著臉皮忝居高位,就是他最大的過錯!

——不知有多少自持家世的人在他面前抖不起威風。

王姻對著底下人點點頭; 就不說話了。

他的眼睛乾澀得很; 都快睡著了。

這時,門裡一個熟悉的人走了出來; 是姜陶; 魯國大公子,同時也是三寶公主身邊最受信重之人; 連公主都對這個大公子另眼相看; 聽說頭一回見面就替大公子改了名字。

王姻自然親熱得多:“大公子怎麼親自出來?”

說罷; 兩人面對面行了一禮。

姜陶:“我來請王公進去。”

說罷又行了一禮,然後在前頭領路。

進得殿內,只見左邊一行侍人捧著東西往外走,右邊一行侍人捧著東西走進去。

他們二人自然是走正中間的門。

過了一重又一重。

中間這一重小殿並不擺設起居之物,以前應該是用做宮內女子暫時休息整衣的地方,現在卻擺了兩排書架,全是公主日常能用得著的各種典籍,重新抄寫的書卷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