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第一。又因北海國為曹操治下,所以把主公七人,稱作建安七子。末將還要在此恭喜主公。”
董已經麻木了!
建安七子?
哈,我居然成了建安七子之一,羞煞我也,羞煞我也……
四人說了一些閒雜事情後,將話題轉向了正題。法正把這兩年長安所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講述了一遍。而後不免有些擔憂的說:“聖上如今崇佛,卻在長安城內,興建了許多佛寺。而那圖澄,更是廣收信徒,興建廟宇,宣稱聖上是佛陀轉世,他乃佛門護法天尊,大有重蹈當年太平道之亂的苗頭啊。”
董聞聽,不由得眉頭一皺。
“那聖上如何說?”“皇上如今埋首佛經,很少參與政事。自從夏侯蘭之敗後,他將政務盡數交還給了承明殿處理,整日呆在未央宮佛堂之中,偶爾會去清涼寺參悟佛法……據說連那月美人,也甚少見到他。”
董輕聲道:“也就是說,皇上可能不知道圖澄所為?”
法正輕輕點頭。
這不禁讓董長出一口氣,至少無需和劉辨正面衝突。
只是,這佛事興起,卻是一件不好的苗頭。聽法正所言的圖澄,倒是頗有幾分張角的影子。
董不由得,向賈詡看去。
賈詡一笑,“主公不是說過,堵不如疏。這宗教之事,既然堵不住,主公何不立一教,與這佛事抗衡。我聽說,那漢中王張魯,也頗有玄妙……當年他在漢中立五斗米教,也是成績斐然。主公如今不想和皇上正面衝突,那麼不妨把張魯拉出來,想必他對此一定會有興趣。”
董一蹙眉,沉思片刻後,點了點頭!
“軍師所言極是,堵不如疏,正該如此……對了,我突然想起了幾個人,若能與張魯聯手,想必佛教當不足為慮。王買,你為我查一下……左慈,于吉這兩個人。不管用什麼手段,務必要把這兩人給我請過來。左慈常在何處我不知道,但那于吉,似乎是在江東,不妨留意。只要能找到于吉,左慈也就不遠了……你別看我,我只是聽說過他們的名,不知道字。”
王買撓撓頭,“末將當盡力而為。”
這時候,法正卻輕聲道:“還有一件事情,不知道主公是否聽說了?”
“什麼事?”
法正猶豫了一下之後,“那夏侯蘭……在三個月之前,於府中懸樑自盡……他,自殺了!”
董一下子呆住了……
注:關於董所做的《短歌行》,作者實際上是詩仙李白。
第一部 少年遊 第四三二章 雄主邪?
更新時間:2008…12…5 21:41:24 本章字數:4056
對於夏侯蘭這個人,董很難說清楚是什麼感覺。
此人執拗,有些時候執拗的讓他很噁心。但有些時候,董也很佩服,佩服夏侯蘭的風骨。
一直以來,劉辨名義上雖是主上,但實際上誰都知道,真正做主的人,是董。
許多人,甚至包括和夏侯蘭一起投靠劉辨的羊續,在經歷了許多事情之後,也向董低頭。
唯有夏侯蘭,始終站在劉辨的身邊,竭盡所能的想要讓劉辨成為長安的真正主人。
為此,他失去了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為此,他在長安沒有什麼朋友;為此……他至今未曾成親。對於這樣的一個人,你可以去煩他,討厭他,但是卻不能不發自內心的去尊重他。
所以董會在發現了聯軍的詭計之後,不顧一切的要去挽救夏侯蘭。
嘴巴上說的好聽,是為劉辨爭一口氣運。但董的心裡卻清楚,他是因為夏侯蘭才如此做。
不管怎麼樣,董始終希望劉辨能真正的站起來,夏侯蘭能守護在劉辨的身邊。
於夏侯蘭相比,董雖然自認是劉辨的保護者,可實際上他知道,那種種之中亦有私心作祟。這一點董不願意承認,可是也不得不承認。夏侯蘭對劉辨的忠誠,不帶絲毫的雜念。
可現在,這麼一個執拗的人,卻死了!
董覺得這酒水突然間變得沒有滋味,呆呆的坐在桌旁,許久之後,一聲長長的嘆息出口。
“可知否,他為何要自殺?”
賈詡卻在這時候放下了酒杯,擺擺手示意法正和王買出去。
房間裡,只剩下了董和賈詡兩人。賈詡為董滿上了一杯酒,輕聲道:“這件事。說來話長”
“願聞其詳。”
賈詡點點頭,“自夏侯蘭兵敗之後,就囚居杜郵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