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要分出個一二來。
而她,只是希望能在無憂的幫助下,有朝一日嫁給李承訓,使她有名有份,可以抬起頭來做人。即便退一萬步講,她最終也沒有得到李承訓的認可,那她只要守在無憂的身邊,便也就是守在了李承訓的身邊,即便這樣到死,她也心甘。
有的時候,她真恨自己,為什麼這麼不爭氣,忘掉李承訓,隨便找個能對她好的男人便是。可她試過,真的做不到,不知道是為什麼,也許這就是孽緣吧。
其實這只不過是當局者迷而已,夏雪兒不知道她為何這麼執著,他的父親夏老爺,甚至夏承、李承訓心裡都清楚她執迷不悟的原因。
因為夏雪兒是個要強的女人,是個不甘心平庸的女人,是個知道找到一個能征服自己內心的男人很不容易的女人。
夏雪兒是含著笑意睡著的,那笑意中多少帶著些狡詐,更有一個女人的深情與無奈。
府中雖有暗流,但也是這種暖人心的曖昧之流,因此對於李承訓來說,雖然感到無奈,卻也感到一種享受,痛並快樂者,便是生活的最高境界吧。
從李承訓剛搬入駙馬府的第二日起,便陸續有朝中大員前來拜訪,第一個來的是魏徵。
看到他,李承訓突然想起二個人來,就是當初救他的紅衣人和出賣他的王石,便詢問起來。
魏徵不無惋惜的講了那之後的事情,由於王石的出賣,魏徵與那紅衣人都被打入天牢,紅衣人被皇帝處死,而魏徵因皇帝愛其才華,終是不忍殺掉。至於那王石,當年在官府領了銀兩便跑了,他沒有家眷,光棍一人,誰也不知躲藏到哪裡去了。
李承訓聽後唏噓不已,恨自己來帝都也這許多日子,怎地此刻才想起自己的救命恩人,便拿出銀兩說自己現在不便出府,請魏大人幫忙給家屬送去。
第二個來的是李恪兄弟,二人來此沒什麼目的,就是想和這位準“姐夫“親近親近,自然也看到了李無憂和夏雪兒,但並未表現出什麼不滿,反而極為熱情的攀談起來。李承訓和無憂倒沒覺得如何,倒是夏雪兒一句話驚醒夢中人,“這兩個孩子,回去一定會向他姐姐說這裡的事情,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公主怕是很難纏啊!”
之後,尉遲敬德、柴紹、秦瓊、長孫無忌、李靖等等能粘得上邊的朝臣都來了,李承訓則是彬彬有禮,一一熱情款待。
該來的,不該來的,反正是都來了,但是有一位不知算是該來?還是不該來的人,卻始終沒有來,李承訓心中一面感覺有些遺憾,另一面又感覺到慶幸。
長樂公主,沒來。
第一百章 兄弟起爭執
大婚之前的忙碌令人難以想象的,即便有眾多僕從來幫忙,當事者都依然不會消停,卻不知道都忙的是些什麼。
但是百忙之中,李承訓還是出去了一天,他去的地方是至相寺,而去那裡的緣由是因為戒痴和虎子被禁足在那裡。
李世民曾宣旨,正式昭告天下,汝南公主大婚,大赦天下,死刑者減罪至徒刑,徒刑者減罪至囚禁。
李承訓聞聽之後,立即入宮,得知他二人被禁足在寺廟,更是喜出望外,心知那裡要比監牢強太多,於是連連謝恩。
原來,李世民為了牢牢的籠絡住李承訓,早就打算挑選一位公主下嫁給他,因此在他首破奇案,第一次救回城陽小公主後,便破格封他為五品寧遠將軍,為的便是今天。
他已摸透了李承訓的脾性,知其是重情重義,不貪權色的人,那些高官厚祿或者財色美人,並無法收復其心的,相反,將心比心,待之以真誠卻可以俘獲其心。
戒痴和虎子,還有那個叫瘦猴的女人,絕對是李承訓的死黨,而朋黨之患,是最被歷代君王所忌諱的,按理說,這幾人是絕對不能留的,但李世民既然打算收復李承訓,便不得不對這幾人網開一面。
況且,李世民並非是那種無能的昏君,只能靠殺戮來維繫統治,他有胸襟,有才能,偏要試試分化他們,把他們收為己用。
因此,他並沒有把幾人發配出去,而是早就送到了至相寺,說是用佛法洗滌他們的罪惡,不如說是要智善禪師給他們洗腦,而後待公主大婚後,再送給李承訓一個天大的人情。
對於這一切,李承訓事先都不知曉,他立刻皇帝請求去至相寺一趟,看看他的兄弟,同時希望皇帝能恩准他們來參加婚典。
李世民要做胸襟廣闊的有道明君,自然不會阻止,只是囑咐說,“朕以真心待之,望爾等以真心回報,朕定不負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