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吉這位在魔法學院不受歡迎的妖術士。
這支部隊將由李冰親自指揮,參與這次維和行動。
其實所謂的志願軍根本不止這些,李冰這次出征,還帶上了幾塊風之傳送陣的石版,並配備了幾臺魔導電臺,只要李冰需要,洛水方面的大軍隨時可以源源不斷地傳送過來。只不過為了免於過分刺激歐盟諸國,李冰才儘量減少了這支部隊的人數。
不過,這也足夠讓不少敏感的人感到擔心了,幻焰國內其他勢力的“志願軍”人數加起來也不過七萬左右,而且還分駐兩個相對較大的王國。而李冰的初時計劃僅僅是幫助麥丹威懾普盧斯王國,居然就帶上了七萬精兵!
普盧斯和它的幾個小夥伴王國,常備兵力至多不到三十萬,能夠抽出來的機動兵力之多不超過十數萬。而麥丹雖然是歐盟小國,全國的常備兵力也有四五萬。若李冰七萬大軍一到,那麼戰場形勢將迅速逆轉。
李冰這是想滅幾個歐洲小國玩玩哪!不少人如此臆測。李冰滅掉普盧斯也許不輕鬆,但是打下半個普盧斯還不成問題。
畢竟歐盟諸國由於長期分裂,人才流失嚴重。整個歐盟,拉錫葉王國和英格麗王國各有一名劍聖,而第一強國法爾克也只有一名劍聖和一名魔導士。縱然普盧斯的日阿曼戰車厲害,但在缺乏劍聖或者魔導士這種“終究核武”的情況下,也掀不起什麼大風大浪。
曾經有不少人說,歐盟就是一盤散沙,如果歐盟二十餘國聯合起來,重現歐珞巴大帝國的威風,那麼大陸上沒有什麼勢力敢在對付歐盟人。
可惜,歐盟抱有統一理想的國家太多了,而歐珞巴大平原也稍微大了點,故這些年來,歐盟一直打打分分,分分打打,最終形成先前的“歐盟五大國”五霸形勢和如今的“歐盟四天王”法爾克、普盧斯、拉錫葉和斯拉圖四國互相瓜分勢力範圍的形勢。
歐盟不缺人才,你只要看看如今大路上那些劍聖魔導士的祖籍,至少有一半出自歐珞巴大平原。但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些人才大多都去了大陸其他的大帝國,才造成諾大的歐珞巴大平原上只有三名劍聖一名魔導士的慘狀。
李冰這次積極的參戰,也屬於很自信的行為。他根本沒想過會在歐珞巴戰場上戰敗。
所以李冰這次去歐珞巴大平原,敷衍伊媚兒和尋找彌賽亞的目的更強一點。
儘管里科爾梅的鴿派仍在努力,但是國內的輿論導向,已經完全傾向了這場“重現幻焰威望之戰”。
當卡恩陛下的出兵聖旨剛剛抵達洛水,李冰都已經開始統籌部隊物資上船了。沒辦法,有伊媚兒在,朝廷裡的訊息總是能第一時間傳到李冰手上,儘管李冰付出的代價很大,不但吃了毒藥,還要像鴨子一樣隨伊媚兒召喚。
新明水師八十條鐵甲艦船浩浩蕩蕩地沿著洛水南下,這八十條戰船多是李冰設計的“明系列戰船”中的新型款式。這些戰船使用了古戰船和一些近代戰船的技術,在機動力和載重力上達到了一個微妙的平衡,而這些戰船的木身上,往往又包了一層鐵皮,防禦力抗火力也加強了許多,至於剛剛開發出來的火藥武器和大量機關弩箭弩炮投石機,更是一架架張牙舞爪地伏在了這些鐵甲艦上。
這些鐵甲艦,用“水上堡壘”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當這八十艘鐵甲艦紛紛進入水流更快河面更寬的龍河時,李冰受到了一封戰報。
普盧斯和其三個僕從國尼爾蘭、漢納威和比利琦四國再次發動了對麥丹的攻勢,四國聯軍大約十萬精銳已經逼近麥丹王都,國王哈姆雷特堅壁清野,拒絕了投降,準備長期抗戰,非常需要幻焰方面的幫助。不過由於其他兩路幻焰部隊剛從國內出發,時間鐵定趕不及,偏南的英格麗又自顧不暇,麥丹已經陷入了危機。
按照目前的船隊超越時代的航速,李冰所部的先鋒部隊之多還有兩三天就能抵達麥丹北方邊境,麥丹國家不大,在龍河南岸登陸後,騎兵部隊最多一天就能趕到麥丹王都。
而李冰突然想到了一個大膽的計劃。
李冰下令,讓吉格斯的西北第一騎兵師和三支機動騎兵旅在原定計劃地點登陸,和馬拉吉吉一起火速趕往麥丹王都拖住敵人,而其他部隊,繼續靠新明水師的速度沿龍河西去,幫助雪楓帝國部隊渡河南下,並攻擊普盧斯盟國尼爾蘭,從背後突擊四國聯盟,來一次圍魏救趙。
李冰這個計劃膽大非常,非常冒險。
如果雪楓帝國軍隊沒有準備好渡河,如果四國聯軍搶先攻下麥丹王都,如果李冰所部被圍在敵人大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