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等地的駐軍,渤海幾乎被完全控制。中國京畿重地直接裸露在日本的兵鋒之下。

1915年1月18日,日本向中國袁世凱政府提出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條”,企圖將中國完全變成日本的附屬國。最後,迫使袁世凱承認了除第5條之外的所有要求。

1916年又發動了第二次“滿蒙獨立”運動,同沙俄簽訂第四次日俄密約,妄圖直接統治滿蒙地區,雖未完全達到目的,但其在華的殖民勢力得到進一步擴張。

透過上述侵略活動,日本成了在中國大陸擁有最大殖民勢力的帝國主義國家,其勢力遍佈福建沿海、長江中下游、華北各地。其中特別在東北地區,建立了以旅大為中心的關東州強大殖民機構。其主要組織機構有:關東都督府,1905年設關東總督府,翌年改為都督府,設都督一人,由現役陸軍上將或中將充任,管轄關東州,掌管南滿鐵路。都督府下設民政部與陸軍部,分管行政事務與軍事。

1919年,改民政部為關東廳,長官以文官充任;改陸軍部為關東軍,司令官由現役陸軍上將或中將充任,直屬於天皇。關東軍的設定強化了日本在東北的軍事力量,併為其進一步擴張侵略鋪平了道路。

南滿洲鐵路股份公司,簡稱滿鐵,正式營業於1907年4月1日,總部設東京,後遷大連。滿鐵的建立及其性質,正如其首任總裁後藤新平所說:“……不把滿鐵看成是一個營利的鐵路事業,而擬使之成為帝國殖民政策或我帝國發展的先鋒隊,其本旨確實如此。”'鶴見佑輔:《後藤新平》卷2,第914頁。'

滿鐵除經營南滿鐵路各線業務外,還控制大連、旅順、營口等港灣交通和進出口貿易,並廣泛經管東北地區的礦山、金融、電業、農業、森林以及學校等各種經濟、文化事業,例如撫順的煤礦開採,鞍山的鐵礦採煉等等。

1925年12月至1928年5月,日本在中國東北的殖民投資額14億餘日元,其中由滿鐵名義投資75150萬日元,佔其總額54%'《現代史資料》11,美鈴書房,1987年版,第167頁。'。滿鐵還要經營所謂“滿鐵附屬地”,即南滿各線路幹線兩側各31米及車站附屬土地,這使滿鐵鐵路線成了一塊獨立的國土。滿鐵還擔負了各種對華情報調查任務,建立有龐大的“滿鐵調查部”。法西斯頭目大川周明曾在該部任職。滿鐵的情報活動為日軍侵佔東北、華北等地提供直接的情報服務。

此外,還有駐奉天總領事館,始建於1906年,它以外交為掩護,從事各種公開的侵略活動與秘密陰謀活動,也是最早的對華侵略據點之一,臭名昭著的戰犯土肥原賢二等就曾在該館任職。

上述三家主要機構,是日本軍國主義侵略東北的三把刀子。它們之間的關係表面上各有歸屬,相互獨立,但又互相勾結,互相補充,在日本軍國主義實現其大陸政策方面,都有一部罪惡的歷史。

二、日本的國防方針與侵華作戰計劃

(一)國防方針的制訂及修改

1907年,日本政府和軍部以天皇御批的形式,決定了《國防方針》及《用兵綱領》。其主要內容有:

第一,確立“攻勢作戰”原則,《國防方針》規定,“帝國國防將以攻勢力根本宗旨。”'〔日〕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陸軍軍戰備》,朝雲新聞社,1979年版,第60頁。'

從而正式將先發制人,不宣而戰,突然襲擊作為日本進行對外侵略戰爭的戰略基本原則。

第二,強調重視初戰,實行速戰速決。這也是日軍一貫的原則。《國防方針》規定,“要保持初戰的強大威力,採取速戰速決主義。”'〔日〕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戰史叢書·大本營陸軍部》1。朝雲新聞社,1974年版,第159頁。'

第三,關於主要假想敵國,日本軍國主義所確定的假想敵國是依據不同形勢和不同的時代而不斷變化的。1907年的國防方針所確定的頭號假想敵是俄國,目的是維護並擴張日本在滿洲等地的既得權益,設想的基本戰場也是在朝鮮及中國的東北地區。在朝鮮被日本吞併後,中國的東北則繼之成為其首要目標。中國在實際上是日本所認為的主要的戰爭對手。

日本的國防方針提出之後,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8年和1923年進行了兩次修訂。

關於對多國作戰問題,在1918年的國防方針第一次修改中,提出要作對多國作戰的準備,但又認為日本國力難於承受,應力爭避免對多國作戰。然而1923年的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