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董必武、鄧穎超等與部分國民黨參政員在重慶參觀了部分民營內遷廠,並題詞讚揚。周恩來的題詞是:“供給前方的生產,是國防工業第一要義”;董必武的題詞是:“在極艱難的條件下奠定新中國工業的基礎”;鄧穎超的題詞是:“合作奮鬥,發展生產”。
1942年元旦,遷川工廠聯合會在重慶牛角沱生生花園舉辦了為期半個月的“遷川工廠出品展覽會”。會上展出各廠家的各類產品和各種圖表,展示內遷生產的成績。中外人士交口稱讚:在戰時條件十分困難的情況下,中國民族工業仍蘊藏著巨大的潛力,在短短四年中創造出令人震驚的奇蹟。國民黨軍政要員林森、馮玉祥、居正、于右任、孫科、何應欽等,中共駐渝代表周恩來、董必武、鄧穎超,備界知名人士,以及各國駐華大使都前往參觀,並題詞勉勵。周恩來參觀渝鑫(大寶)鋼鐵廠時題詞:“沒有重工業,使沒有民族工業的基礎,更談不上國防工業,渝鑫廠的生產已為我民族工業打下了初步基礎!”
戰時大後方尤其重慶工業的勃興,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出現的特殊經濟現象。大後方的工業發展好景並不長,到1942年達到頂點後,便日趨衰落。
正如有人所說,辛勤培植的後方工業,“宛如曇花一現,瞬息逝去。”'朱斯煌主編:《民國經濟史》,銀行學會編印,1948年版,第246頁。'
三、戰區部分高校內遷
全國抗戰之前,在國民黨統治區,國立、私立及外國教會辦的各種高等學校共108所,其絕大部分分佈在東部沿海、沿江地區,尤其集中在北平、上海、天津、南京等大都市。戰爭爆發後的一年內,108所高校即有91所遭敵破壞,其中25所因被破壞嚴重而停辦。在高等教育面臨危急的情況下,國民政府匆忙下令沿海各高校內遷。教育部指示平、津、滬、京等地的一些重要高校西遷西南與西北建立抗戰教育基地。1938年國民政府成立了全國戰時教育協會,負責全國各地高校的遷建工作。為了扶持高校內遷和建立戰時教育基地,國民政府制定與頒佈了一些教育改革政策,採取了一些變通措施。如對內遷學生實施生活救濟,以解決生活困難和穩定戰時高校的教學秩序;對夫學學生進行登記並分發到戰區服務或到各高校借讀;對在校生,酌量減免學雜費用,併發放貸款(後實行公費教育制度)。
據統計,自1938年3月至1939年止,教育部津貼各校貸金者達10至14萬人。又如高校招生實行變革,以擴大招生面。1938年教育部頒佈統一國立與省立高校的招生命令,在大後方與戰區、游擊區甚至敵後分設招生點,統一招生考試;對因戰爭而失學的學生,只要持有“同等學歷”證明,可以免試入大學,或到其他大學借讀;對文化程度尚不夠升入大學的考生,由各大學開辦“先修班”予以容納;允許各文法科大學改變戰前行政院的限制進行招生。此外,對失業教師進行登記與分配工作,並且增加師範教育,以解決高校師資力量。為適應抗戰需要,還下力培養職業建設人才,並鼓勵科學研究。國民政府在全國抗戰後開始施行的一些進步的教育政策、措施,對於支援和扶植高校內遷和發展戰時高等教育,具有積極的意義。
沿海、沿江各戰區的高校內遷,是在戰爭爆發後或戰火迫近的情況下進行的,而且隨著戰爭的變化,內遷的高校又一遷再遷,使這場中國教育史上教育中心自東向西的大遷徙運動,持續了8年之久。自1937年到1939年,中國東部戰區各高校,除燕京、輔仁等教會學校保持中立未動,上海交大等校遷入租界外,其餘都遷往西南、西北,或就近遷入山區。如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與私立南開大學,在盧溝橋事變後遷往長沙,聯合成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又遷至昆明,正式改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簡稱西南聯大);北洋大學、北平大學與北平師範大學,遷至陝西臺組西安臨時大學,後改名為西北聯合大學(簡稱西北聯大);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山東大學、私立復旦大學、私立金陵大學、國立武漢大學、國立東北大學等31所高校遷至四川,國立浙江大學先遷浙西天目山,再遷江西、廣西,後遷至貴州遵義;國立中山大學遷往滇南澄江,等等。
從1940年開始,英美與日本關係日趨惡化;上海租界形勢緊張,後日軍侵佔東南亞和南亞,華南亦岌岌可危,於是原遷上海租界與原遷雲南、廣西等地的高校又相繼內遷,如上海的國立交通大學、私立滬江大學等從上海租界遷往重慶;滯留北平的私立燕京大學遷到成都;原遷滇南的國立中山大學遷往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