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捐資辦學之舉,如那范仲淹範公,置義田以養族中子弟求學,傳為佳話,咱這書院如今也是盼著能有您這樣的賢達相助呀。”王員外卻不耐煩地擺擺手,說道:“範公那是大賢,我可比不上,夫子莫要再費口舌了,我這還有生意要忙呢。”說罷,便叫僕人送客。
徐文淵等人碰了一鼻子灰,心中滿是無奈,只得灰溜溜地離開了王家。回書院的路上,一位執事憤憤地說道:“這王員外也太吝嗇了,平日裡看著也是個讀過書的,怎就如此不通情理呢。”徐文淵卻搖頭嘆道:“罷了,罷了,這世間之人,各有各的心思,咱們再去別家試試吧。”
接下來的幾日,徐文淵等人又陸續拜訪了幾家富戶,可結果皆是不盡如人意。有的富戶表面上客客氣氣,可一提到施捨錢財,便顧左右而言他;有的則乾脆閉門不見,讓他們吃了個閉門羹。徐文淵心中越發焦急,看著書院裡那破舊的房舍,想著那些渴望知識卻條件艱苦的學子,他夜不能寐,常常在那庭院中踱步,思索著還有什麼辦法能讓書院度過這難關。
就在眾人都有些灰心喪氣之時,書院裡卻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兒。有一位名叫李生的年輕學子,家境貧寒,卻極為勤奮好學,他聽聞了書院為經費發愁的事兒後,心生一計。這李生平日裡就擅長作畫,而且畫工頗為精湛,他想著自己可否畫些畫,拿到城中的集市上去售賣,將所得的錢財捐給書院呢。
說幹就幹,李生利用課餘時間,精心繪製了數十幅畫作,有那山水花鳥,也有描繪市井生活的風俗畫,畫面栩栩如生,別具一番韻味。然後,他便在一個休沐日,帶著畫作來到了集市上,擺起了小攤。起初,並沒有多少人注意到他的小攤,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懂畫的人路過,被他的畫吸引住了,紛紛圍過來觀看,誇讚之聲不絕於耳。
其中有一位老者,穿著頗為考究,看著李生的畫,眼中滿是讚賞,問道:“小後生,你這畫倒是不錯,為何要在此售賣呀?”李生便將書院的難處以及自己的想法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老者聽了,大為感動,說道:“難得你有這份心意,老夫平日裡也喜好這些字畫,今日便都買下了,也算是為這書院出份力吧。”說罷,便掏出銀子,買下了所有的畫作。李生又驚又喜,連連道謝,拿著銀子興沖沖地跑回了書院,將此事告知了徐文淵等人。
徐文淵聽聞,眼眶溼潤了,他沒想到這學子竟如此有心,當下便在書院中表揚了李生的善舉,還號召其他學子向他學習。這事兒在書院裡傳開後,不少學子也紛紛效仿,有的拿出自己平日裡寫的文章、詩作,有的製作了一些手工藝品,都想著去集市上售賣,為書院籌措經費。
而在城中,這件事也漸漸引起了一些人的關注。有一位名叫趙掌櫃的商人,經營著一家書局,他聽聞了崇正書院學子們的舉動後,心中頗為觸動。這趙掌櫃雖是個生意人,卻也敬重讀書之人,他想著,自己雖沒多少閒錢可以施捨給書院,但書局裡有不少積壓的舊書,若是捐贈給書院,也算是物盡其用了。
於是,趙掌櫃便帶著幾車舊書,來到了崇正書院。徐文淵等人得知後,趕忙出門迎接,感激之情溢於言表。徐文淵說道:“趙掌櫃,您這可真是雪中送炭啊,這些書籍對於書院的學子們來說,那可是無價之寶呀。”趙掌櫃笑著說:“徐夫子客氣了,我也是儘自己的一點綿薄之力,希望書院能越辦越好,培養出更多的人才來。”
有了這些轉機,書院眾人計程車氣大振,可經費的問題依舊沒有徹底解決。徐文淵又想到了一個辦法,他決定邀請城中的一些文人雅士、鄉紳富戶來書院參加一場詩會,讓他們親身感受一下書院的氛圍和學子們的才情,或許能打動他們,讓他們願意捐資相助。
這日,書院裡張燈結綵,處處透著文雅的氣息。受邀的眾人陸續來到書院,徐文淵帶著他們參觀了書院的各處,介紹了書院的歷史、教學情況以及當下的難處。而後,詩會正式開始,學子們紛紛吟詩賦詞,那精彩的表現,讓在場的眾人不住點頭稱讚。
其中有一位張鄉紳,本就是個喜好附庸風雅之人,看到這般場景,心中對書院的印象大為改觀。詩會結束後,他找到徐文淵,說道:“徐夫子,今日這一遭,讓我對書院有了新的認識呀,這確實是個教書育人的好地方。我雖財力有限,但也願捐出一些銀子,略表心意。”徐文淵大喜過望,趕忙道謝。在張鄉紳的帶動下,又有幾位富戶、鄉紳紛紛慷慨解囊,書院終於籌集到了一筆可觀的經費。
有了這筆錢,書院開始修繕房舍,購置新書,改善學子們的生活和學習條件。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