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除了宋進光還能是誰?總不成是那兩位女士吧?

“啊?是我?江先生,我沒聽錯吧?真的是我?”宋進光驚訝叫道。因為身體單薄,體力較差,他很少有機會外出執行任務(當然,貝克偵探事務所被委託的案件本就很少),所謂靜極思動,長時間坐在辦公室裡管內勤,他也想象紀輝那樣在外邊跑跑,讓自已有那種正在工作的感覺。

“對,是你。這次去李德林家,我是以一個商人的身份出現,你這種書卷氣正好符合學徒的形象。”我笑笑答道。

“嘿嘿。”宋進光滿心歡喜,得意地向紀輝揚了揚頭,原本因長期案頭工作運動不足而顯得有些蒼白的臉上也透出一層興奮的紅暈。

(看小說到頂點。。)16977小遊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遊戲,等你來發現!

………【第二十六章 前店後宅】………

同在西直門內,李德林家離華鑫寫字樓並不是很遠,離開筒子衚衕向南步行不超過五分鐘,不過為了把戲演足,我和宋進光並沒有步行而去,而是僱了一輛黃包車,繞了個大彎兒,特意從另一個方向趕去。(看小說到頂點。。)黃包車伕聽了我的要求直撓後腦勺,想不明白我為什麼放著近路不走,偏要找遠路走?不過正所謂拿人錢財,與人消災,他是拉車的,我是坐車的,只要我肯給足車錢,他又何必操這種心呢?

一路之上,我向宋進光交代了一些可能碰到的事項還有應對的方法,比如我是做什麼生意的,比如是怎麼到北平來的,比如我是南方人,為什麼收了個北方人當學徒等等。宋進光的腦筋雖不似紀輝那樣機靈,但記憶力卻是極佳,不大一會兒便把應答之策牢牢記在心裡。

原本五分鐘的路,因為繞遠兒,足足用了二十分鐘才趕到。

前店後宅,這是北平老字號常見的格局,臨街是李德林名下最大的一家綢緞莊,門前的扁額上高書三個大字“瑞德祥”,想想李德林奪得這家綢緞莊所用的手段,再聯想到扁額中的那個‘德’字以及其名字中的同樣一個字,不能不說給人以一種諷刺的感覺。

店面很氣派,雕樑畫柱,門庭寬敞,雖是上午,客人不是很多,卻也是陸陸繼繼,很少間斷,四五個穿著極齊整的店夥計熱情地招呼著客人,店面掌櫃則在櫃檯後撥拉著算盤,書寫賬本。

打發車伕離開,我邁步走進瑞德祥的店門,宋進光則提著一個柳條箱跟在後邊。

“早啊您呀,是要買布嗎?”一個正空閒著的小夥計馬上迎上來招呼。

“呵,不是。貴字號的東家是否姓李名德林?”我笑著問道。

“呃?是呀。您是”店夥計疑惑地望著我遲疑答道。

“呵,敝姓江,來自上海,也是做綢緞生意的,和李老闆曾經有數面之緣,這次來北平辦事兒,順路拜訪,還請小兄弟幫個忙,通稟一聲。”我笑笑答道。

“噢,原來是貴客登門,請您稍候。”小夥計聽說來者是東家生意上的客人不敢怠慢,連忙招呼我坐下休息,和掌據的說了一聲,便一路小跑奔去後堂。

小夥計離開後不久,李德林便聞訊趕來,還離著老遠就抱拳拱手,滿臉的笑容:“哈哈,江老弟,幾年不見,你可是越發的精神了!”

“呵呵,李老先生,您也是滿面紅光,老當益壯呀!”我也笑著抱拳拱手,以禮相還。

人老精,馬老滑,這個老頭兒的演技很不錯,言談話語完全無半點兒做作之處,任誰一看,都會把這當成是朋友相會的場面,至於我的演技——連朱禮慶那種江湖上的成名人物都沒看出破綻,周圍那些普通人就更不用說了。

寒暄幾句,李德林和我手挽手一齊離開店鋪,走進後堂。

富足之家到底是富足之家,李德林的綢緞生意雖比來了名滿京師的八大祥,卻也是除八大祥外數得著的字號,進入後院,讓人能聯想到的第一形容詞就是‘深宅大院’四字,前後兩進的院落,三十多間房屋,有花園,有假山,有池塘,參差座落,各有不同,第一次來到此地,若是沒人引導,只怕會迷路其中。

一邊走,李德林一邊介紹著院裡的情況,他知道我是來調查的,所以介紹得非常詳細,我則邊走邊聽,並將聽到的情況一一記在心中。

進入客廳,分賓主坐下,隨便聊了幾句客套話後,李德林轉頭吩咐旁邊伺候的僕役,“去,把幾位夫人還有少爺請來。”

僕人聽命而去,不大一會兒功夫,屋外腳步聲響,先進來一位年約六旬,滿臉皺紋的小腳老太太,右手腕上套著一串檀香木的佛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