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boss就問:“有什麼證據嗎?”
薄葉齋紀:“直覺。”
組織boss:“…………”
哦,還是原來的風味,許久未見的頭痛開始襲擊他。
但……怎麼說呢,玻特尼斯的看人眼光確實很玄學……
“但是我覺得這是值得調查一下的事,為什麼直接就進展到滅口這一步了?是不是朗姆催的?”
身居高位的人,基本都有一種“我肯定是不會有錯的,如果出了錯,肯定是別人的錯”的心態,所以薄葉齋紀這麼一說,組織boss立刻就想起來——
確實,因為收穫很大,朗姆一副很興奮的架勢,大力推動這個自己主導的行動後續……他只是覺得沒必要打擊朗姆的積極性,所以順著朗姆來了。
真有問題,那確實就是朗姆的錯。
一旦開始考慮誰錯的比較多,其實思路就已經被薄葉齋紀帶歪了。
薄葉齋紀彷彿能從組織boss的沉默中讀出他的心思,繼續說道:“當然,我也不是想幹涉組織什麼事……就是一個我的私人建議……我不知道名單到底有多少人,不過我建議留兩個活口調查一下。”
組織boss陷入沉思。
名單上的人並不多,按照朗姆的說法,庫拉索看到的資料庫裡,很多眼熟的人,其實之前都已經暴露被滅口了,而庫拉索被發現得太早,排除死人,只記下了二十幾個,按照行動組的效率,現在恐怕已經被殺得差不多了,估計現在去制止,也就能剩三四個人。
抓活口有點麻煩,但既然是玻特尼斯難得的提議,還是值得一試的。
組織boss並不會迷信玻特尼斯看人的水平,他只是理智地做了一次投資——用自己的支援,回應玻特尼斯,希望這能讓玻特尼斯以後的態度能更好點。
如果玻特尼斯願意幹活就更好了,玻特尼斯犯病也主要在控訴誰是臥底這種被害妄想上,能力沒問題,不牽扯到臥底做事也很正常,有他把控大局,玻特尼斯負責執行,他就能多出一個值得信任的左右手,正好也給組織裡那些仗著是元老就倚老賣老的幹部們一些刺激。
在這種思考結果的引導下,組織boss在電話中同意了薄葉齋紀的提議:“非常好的建議,我這就